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警史
查看: 219|回复: 0

哈尔滨特别市移民委员会关于移民工作总结报告(节录)(1948.10.6)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051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619
发表于 2022-3-19 13: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哈尔滨特别市移民委员会关于移民工作总结报告(节录)
1948年10月6日

  一、移民经过
  (一)准备工作
  为了减轻城市负担,解决城市的失业及半失业工人和城市贫民的生活,及一部分没有劳动习惯的居民,使其参加劳动能在土改中分得土地、房屋,自力更生,并增加农业生产,哈市根据东北行政委员会的指示,准备移民,预定移去两万户左右,五至六万人(占城市区十分之一左右)。于去年十一月十五日开始着手移民的准备工作。首先组织干部到各区、街、组对失业工人、苦力工人、贫民、车夫、跑小市的分头访问一百多户作了解和调查工作当时有下列几种情况:
  1.“无条件愿意下乡种地的”、全是在城市里实在无法维持生活的,贫苦市民也有在农村过去种过地的认为这是一条很好的生活出路,占全调查人数的百分之十至十五。
  2.“有条件愿意下乡种地的”先要求给他解决问题。(1)靠政府帮助解决衣服、土地、马匹、农具、种籽〔子〕等。(2)现在天气冷没有衣服、冬天不去明春再说。(3)愿意回到原住过地区或到有亲戚朋友地方去,这种人占全调查人数的百分之三十至四十。
  3.“不愿下乡种地的”从表面看,他们很穷,生活成问题,如查三轮车的、赶斗车的、零工的、跑小市的小贩等,但他们认为在城市还能维持生活也就是自己认为在城市维持生活比较容易,不愿离开城市,自已觉得不会种地,也怕种地太受苦不提出任何条件,就是不愿意去下乡种地,这种占调查人数的半数。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觉得还可以动员出一部分的居民下乡,同时市委召集了区联席会议专门讨论了一次。讨论的结果,大家认为是可以移的,同时我们便开始和松江省各省取得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每省能接收多少户多少人,有什么条件,什么时候可以移送及如何移送等问题,首先和松江省定了移出二千二百户到五、尚、延、宾、苇等县 。
  移民的条件是:
  1.有劳动习惯的(基本群众如工人、农民)占百分之七十,无劳动习惯的(非基本群众,如跑小市、卖破烂的等)占百分之三十。
  2.一户有一个劳动力三至五户一匹畜力,自带日用品,家俱及准备十五天食粮。
  3.在哈市将移民动员,登记,编组好,派干部以专车护送到就近车站,如不通铁路地区(延[寿]、宾[县]),以汽车或马车运送和各县在议定地点交接,各县用大车,爬犁来接。
  4.到目的地后,由各省县负责分房、分地、并补助十五天食粮,烧柴,帮助组织冬季生产春耕等。
  5.分地时分熟地及半熟地(二生荒),春耕时政府及农会帮助解决牛棋、种籽〔子〕及农贷。继续和牡丹江省、黑龙江省又商定了一千二百户,预定首先移出三千四百户,总结一次摸索出初步的经验后再继续移送。
  我们又和铁路方面取得了联系是:
  1.二百户至四百户同一路线地区用专车运送(人乘客车带暖气,东西用货车)。
  2.客车一辆容四十户的人,货车一辆装二十五户的东西,客车免费,货车减价运送。
  3.出发及到达时间尽可能争取白天(因为便于送接),时间由铁路、哈市、各省县临时规定。
  我们和各方面取得了联系后又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十一月下旬召集了一次区书[记]区长联席会议讨论了移民对象,宣传内容,动员方式,贫困的基本群众照顾的标准,各区的任务及组织移民委员会统一领导,抽调干部等具体问题当时决定:
  1.移民对象:
  家庭人口多有劳动力,有劳动习惯生活成问题的失业工人、手工业工人、登〔蹬〕三轮车、跑小市、赶斗车、摆船、小贩等,和少数有劳动力而没有劳动习惯者是“八一五”以后来哈的黑人黑户及逃亡地主及坏蛋、地痞流氓等。
  2.宣传内容:强调土地法大纲的宣传工作。强调城市的失业工人,贫民也可分房分地,只有下乡种地是唯一正当出路,安家致富的好机会,没有劳动习惯的也要参加劳动自力更生。
  3.动员方式:政府颁布布告及《移民暂行条例》、规定《宣传纲领》,分别召开动员大会及座谈会,抽调工人,学生及干部组织移民工作队,及邀请各县农民来哈,深入各街、闾、组及通过街道积极分子,按可移对象,分头访问,说服动员争取他们自愿下乡。
  4.照顾标准:凡是真正贫困的基本群众(如工人、农民),可发动阀组互助,帮助解决困难,出卖家具,补充衣服,解决债务,出兑房子等。政府亦出一部分补助费。
  (二)布置工作
  十一月二十日市组织了移民委员会,由刘成栋、陈龙、吴铁鸣、唐景阳、张观五同志为委员,由张观担任主委,内分总务,联络,宣传动员,登记统计,编组护送,并制定各种制度及手续,组织了移民护送大队专司由哈到各县的护送工作,市移委会统一领导全般移民工作,领导各区移委会和组织及各省县发生直接联系。
  各区组织移民委员会,由区长、公安分局长、工会负责担任委员,领导区及各街的移民工作队及移民小组,松江省已组织了移民委员会,铁路已准备了车辆,十一月二十五日市府公布了关于移民的布告又制定了移民暂行条例,移民护送条例,移民宣传纲领,配备了各种工作干部。各区根据具体情况,自己订出了具体任务,第一期可能移出多少户,还能继续移出多少户,如何组织各种力量(宣传动员工作及登记编组护送工作,组织群众互助及组织马车送等),都作了具体准备工作,经过了两星期的布置,到十二月八日开始移送。
  (三)第一期移民经过
  第一期移民自十二月八日开始首向松江省,各县移送二千二百户向黑龙江省、牡丹江省移送各县一千二百户至一月十日移完。如下表:(略)
  第一期移民因为领导上没有经验,加上各区也都在试验着作,领导上的计划性较差,所以移出去一列车,各区都有,每区有移出十户二十户不等。这样不但浪费干部力量,领导上也难掌握一致(因为全市都动),因为开始就这样计划了,以后虽然发觉到这样缺点,改变很困难,只好仍采取这种办法移完,在这期移民移出去的没有劳动习惯的比较少,多数是基本群众,照顾的条件,有的地方也过高,群众互相也比较热烈。因此,动员的很快,不到一星期各区都超出了预定户数,因为市区的联系不够,即是市的全面领导不够,有的区动员到某一个县去的移民超出原定的户数一倍,东西卖光了,房子也兑出去了,不能即时移走,开始一个时期间的群众影响不太好,以后经过说服移往别的县,待第一期移完这个问题也解决了。
  除宾县和延寿外,其余的县都靠近铁路沿线,全用火车运送,比较方便。但宾、延两县不通火车,天气又是最冷的时候,所以雇用了全市的大汽车,卡车运送的,人坐汽车,东西用马车。宾县是由哈市直接送到宾县的各区,延寿是由尚志下了火车后,再用大汽车送到延寿县城,这是件很难的运输工作。
  (四)第二期移民经过
  第二期移民自二月十五日开始。往牡丹江省、黑龙江省、合江省、嫩江省各县共移出五千九百七〇户至三月二十四日全部移完。如下表:(略)
  第一期移民完了、经过了一个月的准备时间,第二期移送即开始,市移委会忙于和各省县取得联系。对第一期移民工作没有很好的从下往上的深刻总结,仅是发现了:1.出发一列车移民,全市都动,各区都移。2.一般的对移民照顾的都比较高(强调了照顾)。3.群众对移民的互助,有的街搞的很乱,群众的负担也很重。4.调查登记表登记的不实在,又提出这次移民,必须把没有劳动习惯的居民(所谓坏人):有计划的移出一部分。同时接受各省县的要求,必须在四月一日以前。把移民全送到。否则土地分完了,春耕也开始,无法再接收,所以第二期移民纠正了以上的偏向,又重新布置。
  (1)群众对移民的互助一般的都停止,但个别的,自愿的或因有亲戚朋友乡里关系的互助不限制。
  (2)个别贫困的基本群众必须要照顾的,由区长决定,公家发给一定的补助费一律照顾。
  (3)没有正当职业的黑人黑户,跑小市卖破烂的小贩及无业游民等。有计划的移出一部分。也必须经过说服动员。
  (4)因为时间限制每隔一天移出一列车。
  (5)调查登记表要登记正确。
  (6)今后移民的组织工作一个区的移民争取到一个县,如一个区不足可由二三个区组成。
  第二期移民是由二月十五日至三月十四日、仅四十天,移出了将近六千户,每隔一天即出发—列车,最多四百户,更是到虎林,宝清一带,由哈坐火车需要二天时间到密山。由密山再准备汽车送到目的地:正是天气较冷的时候。所以第二期移民由于:A.出发时间定的太急。B.天气正是冷的时间。C.对移民群众互助停止后、补助有限制。D.有的区强调移坏人。E.在发生对移民清算斗争的事情,使移民跑回来。因此使各区在动员工作上发生了困难,也产生了偏向。既动员有劳动习惯的基本群众(照顾有限制):又动员没有劳动习惯的坏人(不许强制),时间又太急,定的任务还很大,因此各区在动员方式上发生各种各样的强迫,命令在最后一个时期,被清算斗争跑回来的移民,又逐渐增多,各街的居民就更加恐怖了。情况是很严重的,所以到三月二十四日就停止了发送。
  (五)移民结束
  移民按原定计划,还要多移,可是因为有以下的几种情况就结束了:
  1.在哈市动员方式有了偏差,一时不好纠正。
  2.各县移民被清算斗争的情况比较严重,跑回来的日渐增多。
  3.各县尤其是三肇地区,感到食粮成问题。
  4.哈市当时还可往铁路、水利、煤矿方面移送去一部有劳动力的居民,这两期七十天时间移出九三七〇户,男一九一三一人,女一二七五五人,计三一八八六人,劳动力一三二七三人,牲畜力一〇一个,由哈市移出东傅家区一二七〇户,西傅家区一二三六户,道里区五一六户、新阳区一二九一户,南岗区九三七户,马家区一〇七七户,太平区九四六户,香坊区五六〇户,顾乡区七〇八户,松浦区七二一户,移到松江省五个县二一九七户(第河、五常、延寿、窦县、尚志),牡丹江省八个县三七四七户(密山、林口、宝清、虎林、新海、鸡西、镜泊、五林),黑龙江九个县二三九五户(绥棱、海伦、克东、克山、明水、通北、德都、庆安、铁力),嫩江省六个县七七三户(肇东、肇州、肇源、讷河、泰康、龙江),合江省三个县二五八户(依兰、汤原、刁翎)。
  二、各种工作和各方面的结合
  (一)宣传动员、登记、编组工作
  各区街大多数干部均亲自动手领导移民工作,除从上往下的颁布布告,移民条例和召开各种动员大会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外,还深入闾组中间,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了解情况,确定可移对象,然后采取各种方法进行说服,动员花费了很大的力量,使其自觉的下乡,移民同意后进行审查登记,通过闾组鉴定,填写移民登记表,按居住地区及移往地区进行编组,并发动闯组互相帮助移民出卖不用及笨重的东西,出兑房子,解决债务纠纷,帮助整理东西,组织马车送往车站,发动间组的群众扶持老幼上车及安装东西的工作(行李、盆、家具、猪狗等)都是按规定的出发时间地点准时送到的,没有一次耽误了出发时间,没有中途逃跑不去的。从说服他们愿意下乡及将他们送到火车上,一般的对移民照顾都比较好,移民都比较满意,这是移民的初步工作,也是一个极其艰苦的复杂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区街干部及参加移民工作的工人、学生们作的,虽然动员方式上稍有些偏向,但总是说大多数工作同志都是以积极热心负责的态度,冒着寒冷的冬天来工作的,根据各区移出户数和本区人口去比,及干部力量,全区工作的忙闲,出发时间长短,动员方式的检讨,补助费用的高低,劳动力好坏人等具体条件来分析;太平、顾乡、马家作的很好,南岗,香坊,松浦也比较好。
  (二)护送工作
  以一个县一列车为单位,组织护送大队,由市区及移民共同组成,专门负责从上火车到下火车中途间的一切对移民的照顾工作,上车时如何将人员有组织的排列好,按人数,按指定席位坐好,将东西按下车顺序装好、对好,开车前向移民传达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地点及行车时注意事项,检查客车上的电灯、暖气、厕所、门窗携同医生护士检查病人,孕妇及年纪过老的老人并准备足够开水,和车站及司机车守联络列车出发,到达时间,在中途车站停车,各小队长注意上下车的移民。列车到达目的地时,宣布下车顺序及纪律,布置扶持老幼,到站时和县迎接的负责同志取得联系,介绍移民情况,交由移民各种材料,一直到移民全安全交到县接收后为止,凡事都要照顾周到,这也是一件很麻烦的工作,移民们坐在车上休息,他们来回的巡视。因为都是夜间行车,他们都通夜不能睡觉,关心着移民的安全,参加这次移民的护送人员,大、中、小队干部及医生、护士共一四八八名,平均每次五十多人,发现了大批的模范工作者:如东傅家区刘广德、王道生、邓国才、道里区王占英的例子很多,他们在护送工作中不分昼夜的干,照顾移民有条有理,上下车不乱,装东西快又不错,对移民态度和蔼,照顾的无微不至,怕移民冻着,渴着和自己家一样,处处给移民想的都很周到,表现出民主政府的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的热诚,值得表彰的大队干部及医生、护士也都很负责去工作。
  (三)运输工作
  这次移民铁路在领导上很重视这个工作,总局的车务部和哈局车务处及哈尔滨车站的负责同志们都亲自指导这个运输工作,由哈开往各县共发廿一列车,除个别的因军运迫不得已的,耽误了时间外。一般的在这样庞大的粮运、军运的时期,占用客车二四二辆、货车二○二辆、司机三十一名、司烧六十二名、烧水五九名、车守卅一名、检车员工等六十一名,都作到了定时出发及到达,并且在运费方面客车免费、货车减价,运送对政府对移民的帮助都是很大的,同时铁路的损失也是很大的。其次是往宾县及延寿移送时,怕移民冻着,曾动员全市的大汽车、卡车二十四台运送的,公家只给燃料及人工钱,将移民都安全送到了,以及全市动员了马车四三○五辆,只要马草料钱,送移民上车站等等这都表明了各方面对移民都是热烈的帮助,因此这庞大的运输任务,才得以顺利的完成。
  (四)迎接及安置工作
  这个工作是各省县的移民工作,据我们了解一般的在领导上还重视这个工作,在移民到达前,有的县主席亲自领导着群众,到车站来欢迎(如五常)群众帮助拿东西,扶老抱幼给移民很大的安慰,下车后分散到各老百姓家去住,然后用爬犁、马车分头送到各村屯,安置他们,并且事先发动群众,将房子都分配好,窗户补好,炕烧暖,还有个别的县(如绥梭、庆安)把坑席都铺好,总之这个工作在领导重视的县区作的都较好。否则也有见到村屯现腾房子,闹的移民不安心:总之移民工作从宣传动员、登记、编组、护送运输、迎接安置,是完成移民工作的一个整个组织工作,这个工作涉及到哈市的各区街(按时移出)、铁路(按时运送)、各种县区村(按时迎接安置),而很广泛,所以无论在政策上,方式上,都要有统一的一致的步调,都要有整体的观念。同时,领导上也必须亲自动手重视这个工作,根据这次移民的经验,我们初次搞这个工作。全在摸索.没有经验,若不是各方面很好的结合与配合,在这七十天的时间,移出了三万多人,能够按时动员、运送,迎接都安置好是不可能的。
  三、几种偏向和几个缺点(略)
  四、目前移民情况的介绍
  (一)一般情况的介绍
  一般的移民生活基本上都得到了解决,特别是密山,林口更好些,克山、缓棱一般的好,尚志有一小部分仍在困难,肇东,泰康因春荒影响稍差;这说明了客观条件形成的困难是主要的,例如密山县和林口县对移民的照顾比较周到。都和当地人民同样的分了房子、分了地,对移民的待遇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和原住民是一样的。而且还有特别照顾,移民不站岗、放哨、不摊公役,不纳公款,移民同当地老乡买东西居民还少算钱,和当地住户换工也给移民一些便宜,因此移民和住户的关系搞的很好。尚志县就因移民到达时土地已分完,有一小部分移民要自己去开荒,比较困难,泰康和肇东因当地困难,在领导上对这个问题,就比较放松些,区政府(肇东三区)召开村干会议时决定,哈市移民要求走,咱们就给他开路条,反正他在这也不正式种地,他个人愿意回去,也不是咱们让他回去,结果跑回来的很多。当地粮食不够吃,住民自己都没饭吃,就无法帮助移民,这也是自然的。甚至在移民跑回来的时候,当地群众说“又走了个爹”。克山、绥棱县因地多人少比较富余,在领导上也很注意,能够具体解决问题(吃、住、分地、耕种)。群众的关系搞的也比较好,这是总的方面。其次,移民的成份〔分〕和下乡的动机也是很重要的。虽在同一地方政府与群众也同样的照顾而因每个人的成份〔分〕与下乡的思想动机有其不同的结果。凡是真正要下乡生产的自己肯干不要别人照顾,都搞的很好,而别人到愿意帮助他。有些思想不对头强迫移出去的表现极不好,等吃,等穿,当地群众看不起他,照顾的就要差些,这是各地一般的情况,更具体一点的分析可概括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下乡的思想正确,有生产致富的观念。有劳动热情或劳动习惯的这种人。移到外县就不依靠照顾到达目的地后就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当地老乡对这样人更愿意帮助他,结果这样人自己搞的好相互关系也搞的好。如密山县的业老太太和他的男人业顺占是由哈市新阳区移去的。他是自动报名去的。一到目的地就找活干。冬天下地去拣粮食,打烧柴,种地的时候比别人干的也起劲。现在两口,分了二响一亩地,经过一年的功夫买了一头牛一口猪,打粮食够三年吃的,老乡们又送给了他十九个鸡。现在他已成了全县知名的人物。绥棱二区一个移民一冬打的柴可够二年用,并且换足了足够种的豆种。克山西城区心台乡住的移民刘景全一冬在雪地里拣出来几石苞米,现把他老母亲接去替他老婆看小孩两口人下地工作,四十五岁的方希康老头领一个小儿子怕生产落后把多余的粮食卖了钱。以分得的三等牲口换了一匹一等牲口。他的口号是“遍地是黄金,就怕手不动”。缓棱七区中心乡的移民谢淑珍他她〕在一七○户的村中当选一等模范,由政府发给奖品:并且推动了她丈夫洪治邦获得的全乡一等模范但也受到了政府的奖励。这种数目不太多估计可能占十分之一上下。
  2.在哈无法生活不得不去。但无劳动习惯,干也干不好,不干又不行,勉强去干。经过一年间的锻炼渐渐认识了劳动生产的好处,观点逐渐改变了,劳动习惯和生产技术也逐渐熟了,这样的人比较多。根据各地反映能占百分之七十以上。
  3.是被迫移出去的。根本就没有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到外县去就调皮,在地方老乡的控制和生活的要求下不得不干,经过了一年的锻炼也有了初步的转变,但仍未能清除其剥剥意识及对都市生活的幻想,如南岗区移出的基云生原来是小贩,现移密山。虽然也经过了一年的锻炼,但和他谈话的时候他说:“有机会还是回哈尔滨作小买卖,在这里干啥,一年多受累,吃不着好的穿不着好的。在哈尔滨有钱愿意买啥就买啥,吃啥有啥,天天清闲自在”。像这样的人是占相当数目,只要能严格控制,不给他转移的机会;经过长期劳动还是可以改造的。
  4.这是最坏的一种即是二流子,是强迫移出的,有可能就往回跑。跑不掉也不好好干活。一天调皮捣蛋,没吃的向农会要,没水吃比农会给担。在乡下住还要电灯自来水,要白灰刷墙。他说:“哈尔滨来时,就告诉我们,什么不用干,一切都照顾我们一年的。不然你们给我们路条,我就回去……”也有要求准许他作小买卖,跑老客不愿意作庄稼活嫌吃累,还有更坏的如哈市新阳区移到密山的赵老头一天到处去摇卦造谣,滋事说本年八、九月中央军要来八路军要跑,被当地公安局抓起来。还有原哈市新阳区现移密山黑台区的李阑亭、徐治国、高士文三个单身汉,一天东门出:西门进。不愿劳动。晚上坐在火炕上(用老乡帮助的柴火烧的)打起由哈市带去的“大板”(乞丐用的)就唱起来,一闹半宿,弄的附近老乡都不能睡觉。别人起来干活的时候,他们正是睡觉的时候了。像这样的有的在这一年锻炼思想,是有了转变,也有的没有转变的。但这样人是极少数的。(后略)
  (二)各县区对移民的照顾和管理(略)
  五、移民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略)
  六、对今后移民的意见(略)
  哈尔滨特别市移民委员会

  (来源于《哈尔滨解放》p420-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警察历史资料库

GMT+8, 2025-5-10 22:40 , Processed in 0.0426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