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警史
查看: 275|回复: 0

苏皖边区红色公安史略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051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619
发表于 2022-11-29 08: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安保卫是我们党在洪泽湖畔开辟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当中,设立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负责苏皖边区的锄奸、刑事、人口管理、治安保卫等具体工作。
  1940年3月,皖东北根据地政权在青阳镇宣告成立,专署驻张塘,这时设立了保安司令部,张爱萍担任司令员兼政委。下辖沱河大队、盱凤嘉独立营、濉河大队、泗南大队、石梁河大队、天井湖大队、第五大队等地方武装力量。
  此时保安司令部实质是军队性质兼顾地方治安。
  同年9月,皖东北根据地上的党政和军事力量,集中开辟苏北淮海、盐阜区,原皖东北专署保安处随主力东进。中共苏皖边区军政委员会在今泗洪的土地上新成立皖东北地委。常玉清、刘玉柱(兼)相继接任皖东北保安司令员一职,地委书记张彦兼任政委,赵汇川担任副司令员。
  1941年春,皖东北地委、公署新设立了保安科。5月,豫皖苏根据地上党政和军事力量相继进入今泗洪境内,掀起了洪泽湖畔抗日新高潮。同年8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成立淮北行政公署,这时根据地各项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在洪泽湖畔初步显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治理国家的雏形,战火中的人们生活逐渐趋于稳定。
  1941年9月,淮北行政公署在孙园张塘宣布成立,下设保安、司法等八个处,行署主任刘瑞龙兼任保安处长。
  淮北行署保安处成立之初在淮泗、泗南、泗宿、泗阳、淮宝等边区县设立8个分处;设立2个县特派员室,区以下设区特派员、乡情报员等垂直的锄奸机构。
  1943年1月,保安处改为边区公安局,局长仍由行署主任刘瑞龙兼任;各县的保安分处改为县公安局。区设治安员,乡设治安委员会。
  1943年2月18日,根据中共华中局关于锄奸保卫工作的指示,贯彻精简领导一元化的原则,以适应今后淮北之具体情况,统一军队与地方锄奸保卫工作。淮北区党委特下设保卫委员会,公布如下决定:
  (1)师政锄奸部与行署公安局合并办公,组织保卫委员会,以梁国斌、刘瑞龙、张德绍、唐劲实四同志为委员,由梁国斌同志为书记。委员会下设二科,军队工作科由张德绍同志为科长,地方工作科由唐劲实同志为科长(秘密)。对外仍称行署公安局之师政锄奸部,张德绍同志为部长,唐劲实同志为局长。
  (2)一、二地委之锄奸部由地委书记兼,邳睢铜地委设锄奸部,以陈元良同志为部长。宿东地委设锄奸部,以林泽生同志为部长。邳睢铜宿东及一、二地委各建立保卫委员会(不是办公部门,而是领导的会议制度),由地委书记、组织部长、锄奸部长及部队锄奸科长等为委员,以地委书记为保卫委员会书记。
  (3)各县县委组织保卫委员会(不是办公部门,而是领导的会议制度),以县委书记、县长(党员)、锄奸部长、公安局局长等组织之,县总队部特派员可列席参加,以县委书记为保卫委员会书记。
  1943年7月7日苏皖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通过了《淮北苏皖边区惩治汉奸暂行条例》。此外,根据地还制定了更加明确的法规。
  1943年秋季起,淮北抗日根据地处于相对稳定,行政系统日益稳固。
  1944年8月,龙潜担任淮北行署公安局长。龙潜在皖东北根据地初创时期就有在泗洪境内任职经历,1940年10月担任泗南办事处保安处长。1943年10月,在华中中央党校学习后调入淮北行署公安局工作至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0月。
  泗洪境内,抗战时期的公安保卫简史,“初成”于皖东北根据地、“前行”于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矗立”于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可以说在美丽的洪泽湖畔,哪里有抗日民主政权哪里就有红色公安,哪里有公安,哪里的抗日政权就更加稳固。

  (泗洪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综合整理。资料来源:《江苏革命史资料》、《淮北抗日根据地史料选集》、《中国共产党江苏省泗洪县组织史资料》、《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组织史资料》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警察历史资料库

GMT+8, 2025-5-14 07:10 , Processed in 0.0413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