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警史
查看: 207|回复: 0

润州区志:公安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051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619
发表于 2022-11-3 09: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章 公  安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郊区的公安工作,由镇江市直接管辖。各乡由市公安局派出的公安员1名专门负责乡村治安工作。
    1966年春天,市公安局建立郊区派出所,设在南门货场,由杨志和任副所长并主持工作。所内有民警5名。当时的郊区含金山、汝山、象山、黄山四个园艺场,官塘桥畜牧繁殖场、新民洲农场。其行政经费由市公安局负责。
    “文化大革命”期间,派出所名存实亡,工作难以开展。1969年6月,陈志平任郊区派出所所长。
    1978年9月,郊区派出所宣布撤销,分设七里甸、九里街(象山园艺场内)、官塘桥3个派出所。
    1981年1月1日,成立郊区公安分局,由吕忠林、王东河两人负责筹建工作。1981年4月,由韩庠鹿任郊区分局局长,李昌龄任政治教导员,王东河任副政治教导员,局内有民警10余名,分局设在黄山停车场。
    1983年,郊区公安分局正式成立。设政治工作办公室、秘书股、政保股、内保股、治安股、消防股、预审股、刑警股。下辖七里甸、九里街、官塘桥、谏壁镇4个派出所。
    1983年8月,划进丹徒、蒋乔2个派出所。
    1985年1月,增设汝山、韦岗、新民洲3个派出所。
    1985年6月,新设谏壁水上派出所。
    1985年12月,新设谏壁发电厂派出所,到此,本区共有11个派出所。1985年12月,朱龙虎任区分局局长,韩庠鹿任副政治教导员,李盛昌、孙昌礼、李昌龄任副局长。
    1986年1月,印连法任区分局局长。
    1987年6月,印连法调市公安局任副局长,由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刘如柏任润州区分局局长。

第二节 户  政     1983年前,象山乡、七里甸乡、官塘乡、汝山乡、谏壁镇、新民洲农场的户政事务由市公安部门直接管理,由九里街、七里甸、官塘桥、谏壁镇几个派出所具体负责。
    蒋乔乡、丹徒乡的户政事务则由这两个乡人民政府直接负责(因其原属丹徒县管辖)。
    户政事务,主要是登记人口出生、死亡、迁出、迁入等有关情况。
    1983年8月,各乡镇及新民洲农场的居(村)民户口注册、登记工作,由各派出所负责接待、登记、转递给局。
    人口情况:因区域范围多次变动,体制不断改革,统计资料很难完整,据不完全资料记载,1964年7月1日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区总户数为8762户,总人口为36103人,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区总户数上升为21503户,总人口上升到78058人,1987年底,全区总户数为40981户,总人口为1244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34725人,农业人口为89772人。
1964、1982年润州区全国人口普查情况表
次别
年月
总人口数
总户数
第一次
第二次
1964.7
1982.7
36103
78058
8762
21503
17348
38931
18755
39127
 
1984~1987年润州区户口、人口统计表

年份

总户口数(户)
年末人口

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合计


1984
1985
1986
1987
37945
38664
40420
40981
120126
125158
125754
124497
58310
61128
61408
60775
61816
64030
64346
63722
88938
83297
85432
89772
31188
41861
40322
34725
    暂住人口: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不断发展,位于市区边缘的润州区,涌进了一大批务工、经商、办工厂的外来人员。到1987年,全区已有外来暂住人口16728人,占全区常住人口总数的13.3%。1985年分局决定:以暂住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七里甸乡为试点,拟定了《关于加强外来暂住人口和私房出租户管理暂行规定》(试行)和《治安管理员职责》(试行),试行取得成效后,于1986年在全区推开。接着又相继制定《关于加强暂住人口、房屋出租户管理的规定》,并呈报区政府批转,在全区实施。又颁布了《关于对房屋出租户、外来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规定》,同时还制定了《关于暂住人口管理站有关职责的补充规定》。全区设立乡(镇)、村(居委会)二级管理组织。成立管理站38个,聘请治安管理员185人。规定房屋出租户必须持《房屋出租许可证》方可出租,未申报暂住户口,不领暂住证者,不得在区域内居住,通过管理,仅1987年,就从中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3起,查获违法犯罪分子118名,其中依法逮捕36名,劳教4名。管理后的暂住人中,违法犯罪人员比过去减少40%左右。

第三节 治  安     1983年,分局及所属派出所,开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使社会治安得以好转。
    1984年共发生刑事案件129起,侦破案件101起,破案率为78.3%,使月平均发案率下降20.4%,其中重大案件18起,破案17起,破案率为94.4%。共依法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分子247人,其中重大犯罪分子105人。劳教、少教有17人。收缴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12532元。
    发生治安案件94起。处罚151人,其中警告39人,罚款30人,行政拘留82人。
    1985年,继续贯彻“严打”方针。年内,依法逮捕犯罪分子88人。劳教、少教5人,刑事拘留33人,报捕28人;年内发生刑事案件113起,比1984年下降12.4%。抓获犯罪分子99人,收缴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共15315.75元;年内发生治安案件280起,查处241起;处罚218人,其中警告罚款57人,行政拘留161人。
    1986年,发生刑事案件105起,比1985年下降7.1%;破案89起,破案率为84.8%;依法逮捕犯罪分子120人,劳教、少教19人。
    1987年,全区社会治安做到了基本稳定,全年无反革命案件,但发生其他各种案件136起,比1986年上升29.5%。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25起,破获率为91.9%。
    发生治安案件199起,比上年上升16.3%,查处180起,查处率为90.5%。全年共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分子112人(其中逮捕87人,劳教21人,少教4人)。
    在保护人民,打击敌人的工作中,形成并建立了以群众性防范为基础的治安联防队伍。到1987年底,全区治保会组织已发展到135个,治保小组276个,治保干部528人。谏壁镇派出所还根据个体户日益增多的新情况,在个体户中建立了治保组织,开展自防自治活动,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治保组织在维护社会治安中充分发挥了作用,仅1986年全区治保组织就抓获违法犯罪分子125人,缴获赃款、赃物价值人民币5540元,为公安机关提供破案线索101条。调处民事纠纷463起。
    各派出所积极开展治安联防工作。联防队伍、联防区域不断扩大,到1987年底,全区已有常年性的联防队伍16支,队员106人。通过巡逻侦查,仅1987年,就抓获违法犯罪分子400多人,缴获赃款、赃物价值2000多元。此外,护村(街)队,也不断增强,全区已有护村(街)队45支,队员296人。
    特种行业管理:全区有旅馆、招待所70家,其中个体14家。有废品收购点(站)16家,溜冰场3个,影剧院2座,还有谏壁农贸市场及3个录像放映点。区公安分局不断对特种行业进行清理、整顿。对公共复杂场所的管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共同维护社会治安。1986年,位于火车站附近的小润州个体旅社,店主自己不经营,转租他人经营,自己坐山得利,不仅收赃、抽头聚赌,而且还提供奸宿场所,为此,分局会同工商部门,吊销旅社营业执照,并对店主作了处理。
    内保管理:1983年前,经济、文化单位的内部保卫工作,隶属市公安局内保科和辖区内派出所共同指导、负责管理。1985年起,由分局成立的内保股全面负责指导工作。范围以环城路为界线,路内由京口区公安分局内保股负责,路外由润州区公安分局内保股负责,业务上受市局内保科指导。至此,分局内保股列管单位共有216个,其中市属单位188个,区属单位18个,乡镇单位10个,职工总数57399人。其中属全民的158个,集体性质的58个。有保卫科28个,配保卫干部125名。护厂(校)队57个,队员529人。建治保会91个,治保小组332个,成员1312人。联防队7个,队员近百人。有义务消防队79支,队员1659人,专职消防队7个,成员73人。
    内保工作贯彻管理、服务、群防群治的原则,推行治安承包责任制,到1986年底,全区有157个单位,实行了治安承包责任制,占总数的80%。
    全面推行治安承包责任制后,内保单位治安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出现了五个下降,即:刑事案件1986年比1985年下降20%;1987年又比1986年下降20%。治安案件1986年比1985年下降24%;1987年与1986年持平。刑事处罚人员1986年比1985年下降56%;1987年与1986年持平。民事纠纷、严重违纪违规人数都有了明显下降。
    经济、文化单位的保卫工作与公安工作密切配合,开展反盗窃、禁赌、查禁淫秽书刊等专项斗争活动,保证经济发展、内部单位治安秩序的稳定。1985年10月,区分局根据两院—部《关于严格查禁赌博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全区开展查禁赌博的活动,收到明显成效,挖出近10个赌博团伙。其中一批赌头、赌棍被依法逮捕和押送劳教。谏壁镇有511名参赌人员,迫于政策威力,主动到派出所登记。该镇依法打击赌博犯罪分子8名,其中逮捕3名,劳教5名,缴赌具95付,收缴头钱180元。
    本区还开展对淫秽书刊的收缴工作,对6个营业性录像放映点进行了清查,取缔了5个未经审批非法营业的放映点;查封了48部带有淫秽镜头的录像片。
    1986年初,针对一些地区赌博风严重的状况,分局在全区继续开展了查禁赌博活动,狠狠刹住了赌博风。这一年,分局还以镇江市九中、十中两所学校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以收缴黄色手抄本为重点的清理淫秽物品活动,共收缴手抄本43本和一些斗殴凶器。摧毁流氓团伙2个,打击处理犯罪分子5名(逮捕4名,劳教1名)。
    1987年继续开展了查禁活动,端出了10个赌窝。对七里甸乡一个村干部进行严厉处分,对全区有所震动,使赌风有所收敛。还收缴了裸体扑克和淫秽书刊,对当事人进行了治安处罚。
    重大案件侦破记实:
    1986年9月23日,七里甸乡五里村发生一起恐吓敲诈案件。犯罪分子自称“CC集团”,投书黄山电缆厂女工阮××(31岁,寡妇),要其在23日晚九时整将约定的钱,如数放在家门口的水泥池子里,若不照办,在一星期内收其女儿尸体。并用污秽语言加以污辱。接报案后,分局领导立即对案情进行了认真分析,对犯罪分子预约地点进行秘密侦查后;制定了周密细致的出击方案。组织了14名干警秘密进入各监视伏击点。当晚九点,将犯罪分子朱××(男,17岁,××中学学生)当场抓获,从报案到破案仅用了12个小时。
    1986年6月2日夜,七里甸乡黎明村何家湾发生了一起拦路强奸大案。刑警根据掌握的确凿证据,及时破获了案件,罪犯汤×,25岁,市钢铁厂工人。
    1987年5月23日下午,犯罪分子吕×(男,21岁)等人将市××中学少女蒋×挟持至宿舍,多次轮奸。分局接到报案后,做了及时周密的侦查工作,仅用10多个小时就破获了这起案件,9名犯罪分子相继落入法网,受到严惩。

第四节 消  防     1984年以前,郊区消防管理工作由市消防大队直接负责。
    1984年区公安分局成立了消防股,开始负责全区的消防工作。管辖范围为全区各乡镇,并包括新民洲农场。
    在这以后,各乡镇都相继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由一名镇长具体负责,各村、各企业单位都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安全防火员。
    到1986年底,全区共有安全防火员337人。15个重点单位成立了义务消防队,队员100余人。全区形成了消防、安全网络。
    到1987年为止,全区建立义务消防队948个,有队员14221人。防火灾的“三项指标”逐年落实,做到了重点单位,重点防范。麦稻场连续四年无火灾。
    消防股还直接管理全区的火工药品、易燃易爆品,截至1987年底,收缴非法拥有的雷管279.5只,炸药9.2公斤,子弹7发,消除了隐患,确保了全区的安全。区消防股1986年荣立集体三等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警察历史资料库

GMT+8, 2025-5-10 22:07 , Processed in 0.0482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