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警史
查看: 199|回复: 0

孙立人:税警总团团长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051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619
发表于 2017-12-26 20: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孙立人(1900~1990)


    1931年财政部缉私处处长,税警总团团长。


    字仲伦,1900年生安徽舒城县,后移居安徽庐江县金牛乡山南村。父亲孙熙泽,字焕廷,晚清举人,辛亥革命后曾任安徽省警察署署长、五省烟酒专卖局局长,1932年辞世。
  孙立人自幼受到传统教育和近代教育,后进入北京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他作为学校篮球队的队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练球艺,1922年随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1923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享受官费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上木工程系,1924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嗣后,又进入世界著名的弗吉尼亚军校,攻读军事,和美国著名将领乔治·马歇尔为先后期的同学。1927年毕业,周游了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考察军事,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自己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1928年,孙立人回国。起初,在国民革命军中当一名下士,后入党务学校任军训队长。不久,经宋子文介绍,调到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副总队长,旋又调任中央政治学校训练班主任。1932年,宋子文在美国的支持下,利用财政部长兼代行政院长的职权,下设财政部税务警察总团,武器自美国购买,主要军官大部为留美学生。税警总团逐步扩充,"七·七事变"前已发展到两个支队六个团兵力,孙立人担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
  1937年10月8日,孙立人率税务警察第四团随总团一起,投到战场。时黄杰已升任第八军军长,仍兼税警总团长,归十五集团军陈诚序列,直受第十七军团长胡宗南的指挥,在大场、蕴澡浜一带,反击日寇。当时,很多人认为税务警察总团是一支非正规部队,没有战斗力。但是,这支部队中层以上军官大都是留美的少壮派,部队训练严格,军风军纪较好,加上优良的武器装备,因此不仅能战,而且善战。在淞沪战场上,孙的第四团与各团密切配合,猛冲猛杀,坚持战斗直至接防的正规军第三十六师赶到现场,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在战斗中,孙身负13处伤,宋子文派人把他送到香港养和医院医治。伤口痊愈后,体内仍有一块弹片未曾取出。
  1938年秋天,日军集中重兵,大举进攻中原重镇武汉。孙立人奉命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
  国民党政府退迁重庆以后,蒋介石收集残部,重整旗鼓。在蒋介石的默许下,成立财政部缉私总队,孙立人被晋升为少将总队长,并受到蒋介石的召见。缉私总队成立以后,在孙立人和副总队长齐学启领导下,扩充很快,不到半年时间便招集了3000人,和原有部队一起,组连三个团和两个直属营。以后,逐渐扩建为五个团和三个直属营。共两个师的兵力。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武汉后,进而逼近长沙。孙立人驰电重庆,请求将缉私总队转迁贵州,以便在大后方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训练部队。他的请求,得到了蒋介石和宋子文的许可。 这年年底,缉私总队迁到贵州都匀。不久,总队恢复了财政部税务局税务警察总团的名称,孙立人任总团长,兼贵州第三绥靖区指挥官。 孙立人率领税务警察总团在都匀经过两年的训练,使这支非正规部队成为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
  1941年12月,第六十六军组建完成,张轸为军长。税务警察总团改编为新三十八师,隶属于第六十六军,孙立人任师长,齐学启任副师长。新三十八师改编后,即奉命与兄弟部队一起开赴贵阳以南地区整理训练。12月23日,中、英双方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国民党政府决定派出中国军队开赴缅甸,协同英军抗击日本侵略者。 孙立人获悉这一消息,便立即向蒋介石送上请战呈条,要求出国远征,抗击日寇。蒋批准了他的请求,并且电召他到重庆,面授机宜。
  国民党军队出国以前,蒋介石命令军事委员会派出点校小组,分别到即将赴缅部队的集结地点校。在贵州兴义,点校小组对新三十八师进行了点校。结果,几十个点校委员对该师的训练非常满意。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组成。4月初,蒋介石命令第六十六军入缅。孙立人率领新三十八师由贵州安兴出发,同本军的兄弟师一起,向缅甸腊戍、曼德勒开拔。孙接到命令,限时开抵缅甸八莫。在时间紧、路途远,又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他决然命令部队徒步急行军,终于按时到达了指定的地点八莫。4月14日,到达腊戍。
  由仰光进犯的日军,西路为第三十三师团,于4月1日突破英军阵地普罗美以后,继续向前攻击;东路为第十八师团,沿萨尔温江推进。4月中旬,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进驻曼德勒,担任策应英军和远征军兄弟部队抗击东、西两路日军向北进攻的任务。英军第一师,在西路对日军第三十三师团北犯进行了抵抗,但不能阻止敌人前进,5日,放弃阿兰庙,以后逐日撤退不停,13日,要求远征军接防沙斯瓦、唐德文伊、马格威,掩护他们撤退,14日又弃守马格威,退守仁安羌。这时,孙立人根据上级的指示,命令副师长齐学启带领两个团,开往纳特曼克和克遥克柏当两地布防,负责支援英军和掩护正面远征军第五军侧背的任务。
  日军第三十三师团探悉英军退守仁安羌,便于4月16日立即派两个联队,绕到英军后方,占领仁安羌油田,17日,将英军步兵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包围在仁安羌北面一带地区。英军被围困,粮尽弹缺,水源断绝,危急万分。第一师师长斯高特一再告急。孙立人赶到英军第一军团长史林姆将军指挥所,与史林姆共同研究救援英军作战方案。史林姆提出,如果中国军队再不为之解围,便有被瓦解的可能。在此紧急关头,孙立人调派唯一的装甲兵团第一一三团,由副师长齐学启和团长孙继光率领,星夜赶往英军被围前线,自己也亲赴现场指挥作战。4月17日傍晚,孙部第一一三团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经两天激烈苦战,克复仁安羌,歼灭日军第三十三师团主力1200多人,残敌狼狈溃逃。新三十八师取得了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大捷,解除了包括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上将在内的7000多名英军之围和解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国军人、美国传教士及新闻记者500多人,并把被日军夺去的英方100多辆辎重汽车和1000多匹战马,交还英军。英军第一师官兵对此感激涕零。
  仁安羌大捷,孙部竟以不满1000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十倍于己的友军,曾轰动全球,受到中外人士的赞许和敬佩。后来,英军方面颁发给孙立人、第一一三团团长孙继光等人勋章。新三十八师从缅甸撤到印度以后,1943年元旦,英国政府委托印度比哈尔省督署,在兰溪镇柔拉学校达巴尔厅举行隆重仪式,向孙授勋。为了奖励孙立人在仁安羌战役中创建的战功,褒扬他的英勇顽强精神,美国政府为他颁授了丰功勋章。
  1942年3月,日本积极南进,扩大对缅甸的侵略。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下,西路英军连连败退,东路和中路的中国远征军因时间仓猝,此时未能集中,而中缅印战区美国陆军司令兼中国战区最高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史迪威又坚持以不足的兵力向敌攻击,以致连遭失利。5月9日,副司令长官杜聿明见八莫和密支那已被日军占领,部队有被敌包围的危险,急令各部经由孟拱以西、以北退入云南国境,孙没有执行杜的命令,而按照史迪威和司令长官罗卓英指定的路线,掩护英军退却,由孟拱一直向西经过英普哈尔进入印度。在撤退中,他的一师人马。装备不但没有损失,而且还收容了一部分散兵和难民,一同退入印度。孙的这一做法,史迪威连呼"OK"称赞不已;然而,却惹怒了杜聿明,对孙极端不满。
  中国远征军各部队分别退至印度和我国云南省,第一次缅甸战役宣告结束。
  1942年5月底,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到达印度的边境。这里的英国驻印边防军向该师提出:中国军队必须解除武装,以难民身份才能进入印度。孙只身前往谈判,并要求英军派人前来参观新三十八师的军容。驻防该地的英军,是被孙部在仁安羌解救过的第一师。英军见当面的部队就是新三十八师,全师官兵五千多人,经过理发、修脸、洗补军服,个个整整齐齐,武器擦拭得锃亮。好似严阵以待,就欣然欢迎孙部进入印度。
  8月,孙立人率部进驻印度的比哈尔省兰姆珈。 10月,蒋介石把驻印部队改编为一个军,委任郑洞国为军长。1943年春,郑率军部人员赴印度,成立新一军,孙部为新一军所辖。10月底,驻印军即向缅北大举反攻。第二次缅甸战役正式开始。
  孙立人指挥新三十八师,翻越印缅山区,参加了胡康河谷战斗。10月24日,孙立人以其第一一二团掩护筑路部队,一边筑路、一边前进。1944年3月5日,攻占敌人在胡康河谷之心脏重地孟关,摧毁敌十八师团的主力,毙敌1400余人,俘获甚多。并乘胜分路追击败退之敌,于3月15日攻占了丁高沙坎,从而解放了整个胡康河谷地区。 驻印军占领胡康河谷以后,又发起了对坚布山的进攻。孙师第一一三团攻抵沙杜渣以南之拉班,旋即折而向北,与新二十二师实行南北夹击敌人。29日,攻占沙杜渣,突破了缅北天险之山隘,进入了孟拱河谷。4月初,孙部在新二十二师的配合下,向孟拱河谷之日军进攻。6月16日,与新二十二师会合于加迈,迫使敌十八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率领残敌约一千五百人,劈路攀援雷邦山向南逃遁。
  这时,英军第七旅进攻孟拱,遭日军反击,形势危急,孙立人奉命率部解救。他以第一一四团沿孟拱山秘密迂回南下,历尽艰险,冒雨挺进,并击破沿途遭遇之敌,6月18日抵孟拱东北。22日晨,突击敌军侧背,挽回了英军的危局。6月25日完全占领孟拱城。
  攻取孟拱以后,孙率新三十八师沿孟拱至密支那一线扫荡敌人,至7月11日与密支那的新三十师会合,打通了卡盟、孟拱、密支那之间的公路、铁路线,为打通中印公路,夺取反攻缅北战斗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驻印军新三十师与美军G字团组成的混合突击支队攻占了密支那机场后,夺取了密支那城,挫败了曾经在我国发动"卢沟桥事变"的日军"常眭师团"。至此,反攻缅北的第一期战斗结奭。史迪威称赞第一期战斗为"中国历史上对第一流敌人的第一次持久进攻战"。
  中国驻印军攻占密支那城以后,奉命整顿扩编,由新一军扩编两个军,即新一军和新六军。由孙立人任新一军军长,辖新三十八师、新三十师和五十师。
  10月,反攻缅北的第二期战斗开始。中国驻印军由孟拱、密支那分两路继续向南推进。孙立人奉命率新一军为东路,沿密支那至八莫的公路向南攻击,以新三十八师为军第一线兵团,向南前进到那泡及丹邦阳地区集中;以新三十师为第二线兵团,部署于宛貌附近,尔后随第一线跟进。12月15日,新三十八师克复了八莫城。敌守城司令原大佐被击毙,残敌向南坎逃窜。1945年初,孙立人攻占瑞丽江西岸的敌人据点后,进击敌人的坚固据点茅塘。为避免正面攻坚,他令新三十师和新三十八师以迂回奇袭的战术,实行南北夹击,1月15日袭占南坎。此同时第五十师也已肃清了瑞丽江岸之敌,这样整个南坎地区为孙的新一军占领。
  中国驻印军占领南坎以后,芒友便成为中印公路上唯一被敌人盘踞的据点。在第一次缅甸战役后撤退到云南的中国远征军,重新组建成了滇西远征军,与驻印军同时反攻缅北,实行东西夹攻,会攻芒友。据守芒友的敌军,除日军五十六师团外,还有第二师团的第十六联队、第二十九联队和第三十三师团的一一九联队。他们采取交互支援,逐次抵抗的部署,迟滞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的会攻。1月16日,孙立人以新三十八师主力沿芒友公路进击,新三十师主力围攻老龙山地区之敌。1月21日,新一军先后占领开阳、曼伟因、苗西等芒友外围据点,并与滇西远征军第五十三军第一一六师取得联系,联合发动攻击,于27日攻破芒友。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共同完成了打击缅北日军,打通中印公路的历史使命。
  2月8日,新三十八师进占南巴卡,孙立人指挥新一军务师团继续猛进。经过二十多天的转战, 3月8日,攻占腊戍,全歼守城日军。从此,滇缅公路、泰越边境之咽喉,统统为驻印军所学握。接着,孙以第五十师进攻南图,以新三十八师协同第五十师向细胞推进,以新三十师向猛岩攻击。3月23日,第五十师占领南图。24日,与新三十八师会师细胞。27日,新三十师攻克猛岩。至此,第二次缅甸战役胜利结束。
  孙立人和他的新三十八师、新一军,在远征缅甸、协同盟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屡建战功,国内外各界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当时的国际舆论界赞誉孙立人为"东方的隆美尔"。
  1945年5月,新一军先头部队回国。7月全军返抵广西南宁,准备在祖国大地上大举反攻日军。这时,欧洲战场美国军队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邀请蒋介石派一个由三人组成的军事考察团前任欧洲,考察欧洲战场,并指名要孙立人参加。孙应邀赴欧,在三周时间中,对欧洲一些国家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况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和了解。
  孙立人从欧洲回国,率领新一军到广州,办理日本第二十三军投降。嗣后,新一军进行了休整,装备了美国、日本等国的武器弹药以及军用物资,招募了大量新兵,扩大了教导总队,抓紧进行军事训练。这时的新一军已经成为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
  1946年1月,国民党当局调新一军去东北,进攻解放区。8月,孙立人被任命为东北绥靖副司令,兼任新-军军长及长春警备司令。他执行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的"南征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汁划,率部扼守长春、永吉(今吉林)以北、松花江以南各要点,阻止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过江南援,1947年1月5日,民主联军北满部队为支援友军作战,集中十二个师的兵力,南渡松花江。该部进至长春以北地区,遭新一军的攻击,双方交战。孙部在其塔木战斗中,新一军新三十八师第一一三团一个营及辎重连,被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包围,孙令第一一三团主力出援,又被民主联军伏击部队所歼灭。在民主联军攻击其塔木时,孙又今其第五十五师第一五○团(缺一营)由德惠出师增援,结果也遭痛歼。2月21日,北满的东北民主联军第二次渡江南下,孙部第一军在九台东北城子街一带进行抵抗,其第三十八师第八十九团被民主联军包围歼灭。
  孙立人率部进入东北以来,几次被东北民主联军所挫败。这使蒋介石十分恼怒。是年4月,蒋介石把他从长春调到沈阳,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8月4日,又把他调离东北,以陆军副总司令兼任驻南京的陆军训练处处长。 后来,孙立人通过美国人周旋,以他练兵有方的名义向蒋介石说情,他才得以调到台湾练新兵。这时,他从新一军军部和新三十八师选去几百名在税务警察总团和在印度、缅甸时期的亲信,一同前往台湾,另起炉灶。
  1949年8月,蒋介石任命孙立人为国民党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台湾防卫司令。1950年3月,蒋介石在台湾成立国民政府以后,委任孙为陆军总司令兼保安总司令。1951年5月,又升为二级陆军上将。
  1950年12月,孙立人召开"第一次年终扩大良心会",让许多高级长官来听取士兵的良心话,抵制蒋经国在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制度,引起蒋经国十分不满。接着蒋经国便推行"庆生会"。与孙召开的"良心会"针锋相对。恰在这时,美国派顾问团长蔡斯列台湾,负责执行对台湾的军事援助。蔡斯一到台湾便竭力主张废除军人中的政工制度,这一点与孙不谋而合。蒋经国不满蔡斯的所作所为,便迁怒到孙的头上。蒋介石惧怕孙以美国为靠山,为美国所利用,祸起萧墙,便于1954年6月免去了他的陆军总司令职务,任命他为"总统府"参军长。
  1955年6月,台湾国民党政府以孙立人与其部属少校郭廷亮发动"兵谏"的阴谋活动有关为由,对孙施行看管侦讯。8月20日,蒋介石下令成立9人调查委员会,调查"孙立人案件"。10月31日,孙立人被送往台中软禁起来。 1988年3月20日,"国防部长"郑为元拜访软禁在台中市向上路一所寓所里的孙立人,告诉他从现在起,有任何行动和言论的自由,可以前往任何想去的地方,并可以同任何人交谈。
  1990年11月19日11时许,孙立人病逝于台中市自宅,终年90岁。


    1932年任税警总团第四分团团长。(侯鸣皋《励志社内幕》42,南京出版社1989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警察历史资料库

GMT+8, 2025-5-15 11:29 , Processed in 0.06318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