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井塘(1896-1985) 原名愉,字景棠、井塘。毕业于复旦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经济学硕士。早年创办《平民周刊》,组织“平民学社”,提倡平民主义,推行合作运动。曾主持“上海合作社联合会”,在美国主编《少年中国晨报》,后投身国民党CC系,为骨干人物。历任“中央党务学校”教授兼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中国合作学社”执行委员,考选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江苏省警官学校校长,中央政治学校毕业生指导部主任,五届中央执行委员,教育部常务次长,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职。1946年起,与人举办“革新运动座谈会”,倡言革新国民党,毫无效果。赴台后,于1950年出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内政部长”及“蒙藏委员会委员长”,至1952年专任“政务委员”。1954年递补为“国大代表”,担任“国大”宪政研讨会常务委员及历次大会主席团主席。1963年调任“行政院副院长”兼“经济动员计划委员会”主任委员,1966年受聘“总统府资政”。曾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及主席团主席。1985年病卒于台北。 江苏兴化人,美国爱我华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三藩市《少年中国晨报》总编辑,回国后任中央组织部秘书、中央政治学校教务主任。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教授《合作事业》课。1929年国民党第三次全会上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后为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兼江苏省警官学校校长。陈果夫亲信,中统重要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