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警史
查看: 343|回复: 0

梁国斌: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公安部副部长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051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619
发表于 2017-12-26 11: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国斌

    1937年福建漳州护送到根据地参加新四军二支队的革命青年,1939年梁国斌率陈庭槐以新四军军部常江北方指挥部巡视员身份,到江北负责开展锄奸保卫工作,在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邓子恢支持下,梁国斌突破国民政府“军法条例”的限制,改变项英等提出的所谓“顾全大局”不敢公开建立锄奸保卫部门的做法,根据对敌斗争需要,在江北指挥部公开建立锄奸保卫机构,并与军部执法机关结合起来,成立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军法处。从此,江北地区的锄保工作有了统一领导。1940年4月18日,新四军成立津浦路东、路西两个联防办事处,并成立保安总处,梁国斌任处长。1941年1月重建新四军军部,任锄奸部副部长。同年3月,率陈庭槐参加华东巡视团,随邓子恢到淮北视察第四师和淮北区党委工作,指导部队的锄奸保卫组织,帮助建立淮北边区公安局。为淮北公安保卫部门办了5期公安短训班。每期2、30人,培训对象为县团一级的公安保卫干部。有马乃松、洪沛霖、陈涤、王华等(黄明东《回忆梁国斌》载《党史资料丛刊》1983年第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出版)

    (1910~1980),原名梁又植,曾用名邓耀南。福建省长汀县城关人。1910年2月出生于建筑工人家庭,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先后任福建长汀县肃反委员会主席,清流县保卫局长,中共汀州(今长汀县城)市委书记,福建省国家保卫局侦察部部长、特委保卫局长,军分区肃反委员会主席。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1934年红军长征后,组织决定他留在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任中共闽西南省委驻龙岩办事处主任。1939年春,调皖南新四军军部,先后任新四军军部教导队科长、江北指挥部军法处处长、淮南路东保安处处长,独立团政委、新四军政治部锄奸部部长、保卫部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局社会部部长等职。渡江战役前夕,广泛收集国民党方面在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有关材料,研究对敌斗争、政策和策略。在淮海和渡江战役后,他奉命准备上海的接管工作。因此,他广泛搜集情报,掌握国民党的各种组织情况,研究新解放城市对敌斗争的方针、政策和策略,组织培训了一批干部,为胜利接管大上海作了充分的准备。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公安部副部长。1949年7月,梁国斌奉命随十兵团南下解放福建,8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任公安厅长和社会部长,顺利领导和完成福州、厦门两市的接管工作。1951年11月调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公安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局社会部部长,华东行政委员会公安局长、华东军区公安部队政治委员等职。1954年后,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公安部副部长,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等职。1965年7月,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上海市副市长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被关押8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中共中央为他彻底平反,恢复名誉。1979年2月,任上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主任。4月,任中共上海市委顾问。但由于在"文化大革命"中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梁国斌得了穿洞型肺结核、膀胱癌等多种疾病,经医治无效,于1980年3月5日在上海逝世,终年70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警察历史资料库

GMT+8, 2025-5-15 04:21 , Processed in 0.0469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