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特别市市政府公安局三个月行政治安工作总结(节录) 1949年1月
一、收容管理与改造旧警:
1.收容情况与录用方针:原蒋匪省会警察局所属分局分驻所派出所等共百余单位,辖有3000余员警,他们在攻济战役中曾担任战时勤务、最后除毙俘外,恶数溃散隐匿,其中高级警官多因畏罪化装潜逃,至於文件档案,则被焚烧散失无余。当时为求迅速恢复市容,安定秩序,乃根据入城前即拟定的收容登记改造旧警方针,进行工作,这是在战胜以后去收容警察的情况,而不是机关存在,保存文件档案,听候我们接管的情况。与一般企业机关的接收有根本的不同,当时散失各处的旧警人员,在战争甫停,流行着三怕的心理,即一怕惩办其过去罪恶,二怕补兵,三怕不发薪金,尤其怕登记后成为变相俘虏,或疑虑着蒋军要来反攻,这是收容登记的阻碍。但是大多数员警生活贫困,做生意无本钱,就业又少技术,到农村过不惯,不登记又怕人检举,又具备了前来登记甄用的可能性。我们在登记之初,曾利用保甲长寻找,第三者出面介绍,对发现的个别的旧警人员讲明政策,给以联络任务,采取来者予以适当安置,自动前来报到者一般的即予以工作,受伤者抬送医院诊治,生活困难者加以物质照顾等办法,於是从少到多,在10余日中即收容了千余名。其中警长以下人员按照原职先予工作、原警长以上人员,则分配一定的临时任务,使他们心理趋於稳定。
但是所收容员警成员复杂,并不是一律的,进行一般登记固属必要,而在登记后甄别录用乃是一个关键。我们所采取的方针是:高级人员不用,其他如年纪大无能力,品质极坏,群众特别愤恨的,以及特务分子均予清洗,一般的经过5天到1月的短期考查训练,再行分配工作。工作中各级领导骨干均以我们同志充任,便於随时发现清洗坏分子,而完全保证我之掌握权力,打碎过去的一套。
2.3个月来的训练与改造:改造旧警察是一较长期的任务,因为他们长期受蒙蔽,供敌人驱使,沾染着很深的恶劣习惯,并对我党有很深的怀疑。我们举办登记,实际上也是一种教育,嗣后在3个月的实际工作中获得有强制性的改革,经过短期教育,启发其向群众坦白与过去敲诈勒索的罪过,不仅由此提高群众对我之政治信仰,而且由於进行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教育提高改造了旧警自己。例如在初步的调查户口中,他们检举散匪搜罗枪枝;在清洁运动中,初步的树立劳动观念,自动帮助群众清扫,改变了单纯指挥的恶劣习惯。正式登记户口中,警察向群众公开坦白检讨申明今后决心转变态度立场,甚至有的过去是特务向我坦白并报告所知的特务分子。在每个工作过程中,都是和改造旧警相联系着的。除此,建立了考勤奖惩等制度,当宣布薪金待遇原则又评定等级时,给他们生活更有了保障,他们平时好的与平日应付的亦开始激烈分化起来,因之目前成为这样一个状况;绝大多数员警执行公开治安任务较前认真,在户籍工作上能普遍反映情况,在革命胜利形势的发展下,甚至有少数人提出要求实行供给制度与南下的。少数确实难以改造的分子,则在工作中逐渐暴露,如二分局的警察自杀了两个(一个过去家庭被斗,参加过还乡团。一个因老婆生活腐化而自杀的),七分局有一个警察拐了商家的自行车逃跑,他如借名敲诈,招摇撞骗以及个别隐藏的特务均有不断的发现。我们除责令其坦白反省结合实际教育,对此类分子则分别予以开除降级。警察的学习,我们以分局为单位,经常的进行短期政治讲话,从不愿学习到勉强学习,后来逐渐敢提意见、敢於争论问题。经3个月过程,警察们对国民党的政治黑暗,军事腐败,蒋匪的覆灭,是完全看得清楚,而对於国民党反动本质的认识及对自己恶劣习惯的揭发,则做得不够,今后对大多数旧警人员来说,在思想上消灭其雇佣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新作风,成为提高其政治觉悟的主要内帘。
3.干部对旧警的认识问题:公安干部的思想教育对改造旧警很为重要,主要的要反对对旧警绝对相信和极端厌恶的二种不正确的认识。有的同志曾提出解决旧警生活困难,当作唯一争取改造的办法,个别干部不是从利用改造出发,而是躺在旧警身上,盲目的信任其反映的情况,并因而被旧警钻了空子,以挑拨我干部关系。有的同志则不愿去耐心进行改造教育,单纯利用观点,但大多数干部则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耐心说服教育去加强领导和指挥,实行严格的纪律,并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进行公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改造效能。
4.从警的收容、登记、录用改造过程中,我们获得以下的几点认识:
A.在原有将匪警察机构已经覆灭,新的人民的公安机关树立之后,多数旧员警为生活所迫而来,是可以改造教育的。
B.特务分子,品质极坏,以及确无作用者,应坚决清洗。
C.消防、卫生、清道等带有技术性者,因其实质上与其他警察机构有区别,可以原班留用逐步改造。
D.在工作中发动旧警向群众坦白,不仅可以改造其自身,尤可使群众认识我人民公安机关与国民党警察机构,有根本上的不同。
E.对旧警教育改造是一个长期过程,主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消灭其雇佣态度。
二、户口管理工作:
1.解放后的户口情况和干部思想:解放后,户口极度混乱。过去号称人口70余万,但敌将户籍簿册有计划焚毁,使我进城后失去依据,且房屋为战火摧毁甚巨,市民因而迁移频繁;一时乡村、城内、商埠互相移动,成为毫无行政管理之状态。散兵游勇及匪特溃散匿居,乘机乱搬,特务分子日移数次,造成市面混乱,我们为制止此种现象,立即颁布居民户口移动及管理规则。在布告颁布后虽市内停止乱迁,但建立户口经常正规管理工作,仍困难很多:
(1)过去制度既已破坏,对此工作的物质准备,即各种表格须款数千万元,印刷时间也要一月。
(2)登记管理技术我们既未掌握,过去公安干部根本无此知识,复因文化水平限制,也非短期内所能掌握。
(3)干部思想上存在农村经验主义的观点,认为公安工作只是唯一的政治保卫工作。对於当前极须要作好的户口的精密调查登记技术,看作是烦琐事务,与[为]人民服务无关。也即是未能将行政上的公开管理,与对敌隐蔽斗争有机的联系起来。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适时的提出学习和掌握行政管理技术,作好户口登记。认识户口管理是发现坏人清除蒋匪达到保卫工作的目的、方法之一。并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在户口工作上采取适当的步骤与方法。
2.户口管理的两个步骤:根据主客观力量,政治条件与要求,前后分做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协同党政军调查与检查户口,进行宣传扩大政治影响,目的在於挤出散匪,及其插存枪支,各区大抵於10月底左右先后完成。当时特点在我政权尚未建立,毫无群众基础的情况下,暂时利用保甲长,发现了许多户口中的问题;但这些伪保甲长,过去曾经统治人民,怕我惩罚,又欲投机取巧,得我信任,仍然骑在人民头上,因此他们的材料一般的只供参考,不能使其掌权,应持严肃的令其悔过赎罪的态度,要其结合户口调查向人民坦白悔过。如果完全依靠保甲长,当做农村村干部一样使用,造成他们继续鱼肉人民的机会,政治上对我不利,则是错误的。所收容的旧警,与人民的关系,与保甲长有相同之处。则利用其熟习当地情况,恢复其勤务区制,一面利用,一面开始就严禁敲诈勒索,并使他们当群众会上坦白自我批评过去的罪过,结合进行改造。经过这些方法,从实际工作上,使群众认识我们的户籍工作,是为了保获广大人民利益,对少数破坏分子进行统治,与国民党有基本的不同。广大市民初步认识和了解了我公安局。这一阶段,曾确实查出千余散兵游勇及蒋匪党、政、军、警数千名与不少散乱枪枝。其缺点是粗枝大叶,漏报隐瞒的情况,仍然很多。如八区某保800户中,以后竟发现有300余户的漏报隐瞒及假称其旧户籍牌、旧身分证於战时失掉者儿占全部。这种情况在当时也是在所难免的。
第二步:从重点试验开始,达到普遍的正式清查管理,开始於12月中旬,事前市局选择五分区做了典型试验,强调精密调查研究,除组织和教育旧警认真进行以外,基本上不再利用保甲长,转而依靠群众。这时“改造旧警,深入群众”成为贯彻户口管理工作的中心关键。一面教育警察,一面针对群众的思想顾虑,进行了充分动员解释,减少了群众中恐怕拔丁,因而以多报少、以壮报老的现象,即职业经历也不复隐瞒,许多有匪党党团籍及隐匿散兵,大体上已暴露出来。填写户口表采取组织群众,成立登记户口小组,自己寻找缮写人的办法,一般的均分动员,填写初稿、校对复查总结等步骤,至此群众对户口登记有了进一步认识,全市户口登记估计3月底大体可以完成。
3.户口管理中的二种工作方法:一种方法即是不论行业、信仰、阶层,凡本市有户口者,一律加以登记,也可以说是细形[型]的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已如上述。另一种就是纵的按特殊户口,复杂场所,散布在全市点线的管理工作,例如最易藏垢纳污和犯罪妓院、书房[寓]、旅馆、酒店、宗教迷信团体、外国侨民等,从复杂特殊方面分别行业来着手。整个的户口管理工作,应把这二种方法很好的结合起来。
4.户口工作的目的:户口工作的目的,在於从公开的普遍的户口登记和特殊复杂场所的管理中,发现嫌疑问题,打下点线基础,结合秘密侦察,进行公开的管制和调查工作。他的管制和抽查的对象是少数坏人,因而大多数群众,特别是下层贫苦劳动人民,能够认识到我们的户口管理与国民党的户口统制的本质区别,是护拥我们的。在户口登记管理中,已经发现一些积极分子,给我们以不少帮助。据此出发,我们体会城市户口管理工作的内容应该是:
A.提高广大城市市民觉悟,进一步的认识我党政策的群众工作。
B.在群众中树立公安机关的威信,联系群众的最好方法。
C经过公开的行政管理发现坏人。
D.打下点线基础,实现秘密侦察与公开调查的结合。
E.提高干部业务水平与教育改造旧警的实际过程。
三、交通管理与整顿市容:
1.解放后交通秩序混乱,与各阶层发生的误解:解放之后,交通整顿还未引起重视。市民普遍认为已经解放,靠右边走的习惯也在废除之列;上中层市民藉口无布告,下层市民对警察说:“你们现在吃不开了,不似从前,”不听从指挥。旧警由於未认识我们对行政治安为人民服务之真实内容,尤其怕人们对其清算,因而对执行职务更加应付与恐慌,尤其害怕指挥解放军与得罪群众、我们广大干部平时既无习惯,又认为靠右边走是国民党的规定,是“右倾”,不必遵守;对当时拢塞街道的摊贩,加以取缔,则抱着狭隘的群众观点,不加赞成。当时在一个短时间之内,从干部至群众,存在多种的错误认识,在此种情况下,已无交通规则可言了。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初半个月内,车辆肇祸30余件,其中碾毙人命5条。
2.小市场和摊贩的数量激增,也是阻碍着交通的:摊贩充斥市面,成为解放后的特色。考其原因:(一)匪、军政家属出卖衣物,维持生活,或准备还籍,其中有许多匪军政人员,与特务分子以摊贩为掩护,潜匿待机逃避清查。(二)战争中流氓抢得东西出卖。(三)商店未开门物价不稳之际,则以小摊形式交易。(四)原来市场毁於炮火。(五)尚无一定法令的限制。其结果,昔日繁盛之大街,今日则花样翻新,甚至摊贩成为变相赌场,林列街头,而严重的影响交通,形成市容混乱,并为匪犯匿藏渊薮。
3.我们管理整顿原则和具体方法:根据以上情形,公安局颁布了交通规则,并建立千余路牌路标,首先实施交通指挥,然后再另辟市场,动员摊贩集中到市场交易。对於一般出卖零食等小摊贩则指定他不要在马路口设摊,一律移到路两旁商店门口。具体的方法是:(一)对执行颁布的交通管理规则首先劝告执行,劝告不听则强制执行;(二)进行干部教育,使之认识城市交通,不同於乡村的要求,并通知驻济机关及一切军用车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三)对於交通警察,责成各分局集中管理教育。颁发守则,并给交通警适当职权,打破缩手缩脚不负责任的思想。(四)尽先划好市场,并有计划的动员摊贩前往集中。
4.进行交通管理与整顿市容两项工作所给予我们的经验:首先要克服干部中的农村观点,对城市交通的重要性,及其对城市人民的生活关系,应有明确认识。其次为了维持交通,对一般摊贩。进行必要的干涉,并不等於强迫命令群众的行动。着重教育干部不要陷人狭隘的群众观点,使我们公安部门一切同志认识,要精通自己的业务建立秩序,以减少甚至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我们的责任。尤其应及时明白向市民宣告,革命不等於将一切对市民有益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制度加以毁灭。这一工作我们还存着的缺点,就是没有及时统一规定员警值岗办法及规则和考勤制度,也就是说许多关於警察服务规则以及奖惩等,可以对他们教育,以及能够说明我建立良好社会制度之方法与态度,均未能及时进行教育,以达到迅速建立社会秩序。
四、清洁卫生工作:
1.城市中清除粪便,亦带有政治影响:在一般治安稍安定后,人民便提出清洁卫生的要求,清除粪便工作,是更为重要的。济市以前由大流氓孟××承包清除粪便,用300余小包商,其下有粪车千余辆,包款早交国民党,解放后要求我无偿允其出粪,我们一面既不能承认其与国民党所订合同有效,因为这是一个政治上不能让步的问题;但事实上粪便堆积满街满户,又必须加以解决。因此,我们一面责成各区分头找小包商以不索款从速清除,解决此一迫切问题;一面又废除大流氓的垄断与剥削下层群众的行动。问题虽然解决,但时间一延再延,致市民对我公安工作不能迅速处理此类迫切问题,生活上大为头痛。
2.克服单纯“行政开支”,群众自己动手收拾残局:嗣社会秩序安定,市民提出了整理战后景象的要求。当时全市垃圾遍街,破砖烂瓦及战争中遗留的血肉狼藉,充塞於大街小巷,妨碍人车通行,即通常於繁华区也日产60万斤垃圾,若不预谋垃圾之清除,来春可能遭到疫病之流行,但过去车辆之损坏,员工不足,成为很大困难。一部分同志单纯的行政开支,要求公家出钱解决这问题,实为大规模支援战争经济上所不能允许,而必须克服的观点。为举办此项急务,在市委、市府领导下,以公安局、卫生局为主,发动全市的清洁运动周,并提出“群众事群众做”的方针,立即为市民所接受和拥护。
3.公安机关亲自动手是我们联系群众的桥梁:一般干部长期在农村中工作,对整理市容认识不够,公安干部中也有轻视观点。我们指出“生产不怕臭”的精神,为我们历来干部劳动的好习惯,大城市清洁卫生工作,不仅是一般公安业务,而且即是具体保障人民健康问题,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对警察则强调和群众一样打扫清洁,切实改除陋习,因此干部一直到警察均能亲自带头日夜奔走组织动员,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其中的范例很多。反之敌人在时,从来没有这样行动,市民所见到的是以清洁卫生为藉口,从中发财。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公安机关确实在每一件事上为人民服务。在清洁卫生工作上同样为一般市民所体会。
4.从劳动中转变风气,从运动中发现积极分子,以及变公安局为领导人民办事的机关:如在居民区大部分是按家庭经济情况评定等级为出工多少的标准,又采用按工记账,男女老少一齐动手;在工商业区则由商人出钱统一掌握雇工,从清运中解决一部分贫苦群众的生活,不仅方法上公平合理,而且提供在城市组织群众的初步经验。如每街成立清洁小组,代替过去的旧保甲制,并涌现不少能够给大家办事的积极分子,大家到公安局派出所议事,开创先例,以后各区建立冬防组织,也均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如发动自由乐捐,认购垃圾车、垃圾箱,全市捐款327424200余元,不仅解决建设卫生设备的经费困难,在群众来说,他们捐了钱置了东西,还公布账目,又一次亲身体会到人民政府的廉洁奉公,与国民党遇事即乘机敲诈有根本不同。在整个运动中,虽打破了部分于部中单纯的行政开支观念,但仍有不足之处;有些地区在募捐中还存在着追求数目字,形成平均摊派的现象。
5.清整运动中的收获:
这一运动的直接收获,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清除垃圾2690万斤以上,增修公共厕所42个,垃圾车92辆,垃圾箱1328个,特别我公安人员在清运中之模范行动为市民所称道,并使市民感觉平日最讨厌的旧警,而共产党也能推动他们亲自动手参加劳动,旧警在实际工作中的改造转变,也加强了我们在人民中的信仰。尤其使一些市民过去轻易不进的旧警察局,今日变成了领导人民的办事机关。
五、冬防工作:
1.大城市冬防的重要;济南各种扰乱治安事件之发生,除旧社会经济尚待改造之基本原因外,乃蒋匪散存官兵及旧社会所留下来的偷盗抢劫等惯犯分子尚未清除所致。因此入冬以来,举凡抢劫、偷盗、骗诈案件增多,市民之要求冬防,与要求防火防空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大城市冬防的重要,可与农村的夏防相提并论。
2.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决定不同的冬防组织形式;冬防确为一般市民的要求,所以参加人员极为广泛,其组织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的按不同地区不同阶层进行不同的组织:(一)商业区和半商半居民区,上层分子较多,愿意参加冬防,但不愿又出人又出钱,更怕出事后,公安局令其负责。因此,采取自报公议的原则,按户出人或出钱,并按户主姓名编班,出人则以职员店员为原则,出钱则由贫苦群众中的积极分子,组成委员会,统一筹划,雇人站岗。由派出所负责领导,以便经过冬防组织,对一部分店员及贫苦群众进行教育。(二)居民区根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原则,按照上述办法,进行组织。(三)市郊农村,则以农村自卫队形式进行组织。如八、十两区组织了数十庄子的冬防,特别是八区铁路北的3个庄子,居民均种菜园为生、为防止别人偷菜,组织在一起又壮胆量,因之迅速组成。以上三种不同区域冬防的群众活动形式,有的坐夜,有的是打更,有的是拉警铃,有的约定遇事大叫大喊,有的则是值岗放哨,但均是在公安分局或派出所配合指导下.与分局巡罗队取得配合。冬防建立后,各区均有破获偷盗。如:十区於短期间内3次捕捉破坏公物者6名,散匪1名,截获不少电线及铁条。其他区相似的情形,不再列举。
3.冬防中公安力量的运用:第一,城市中冬防是公安机关与群众组织相结合的,基本上还依靠於警备部队及公安武装之协助与推动。因此,各分局保警队均组织二三巡逻小组,与警备部队配合,划分防区,重点共同巡逻,公开检查与秘密侦察相结合,特别是复杂场所,如妓院、暗娼、烟馆及其他可疑人物常相来往的地区进行突然或个别的检查工作。冬防的公安行政力量与群众的自卫组织相结合,在此次济南冬防中起了不小作用。第二,冬防是与户口登记相结合进行的,因为登记户口与冬防的目的是一致的。分清好坏人与肃清匪徒宵小活动,两者的结合方法即是从户口登记中广泛教育群众,使他了解偷盗确实多为散匪特务所作所为,搜集反映与要求,发现培养积极分子,建立户口关系或冬防组织,再从这些组织中了解嫌疑重点户口之材料,也是起了作用的。这两种工作的步调完全可以结合进行,不能将冬防单独作为中心工作。
六、外侨工作:
1.外侨一般情况;解放前在济南之外侨共190人、其中男126人,女64人,包括10个国籍。解放后大为减少,其中乘机逃跑,以及部分日侨为我俘获。计减少日侨34名,美侨14名,加拿大3名,英侨4名,共减少了55名。后又在我们登记居留证时,查出在解放前,根本未至匡方登记之德侨6名,及韩侨图冒充华人者4名。故解放后,外侨共146名,包括美、英、法、比、波、捷、韩、德、日9个国家,至解放后第二个月又出境美侨1名,故现有145名(统计表删)。
2.济市外侨特点(下删)
3.3个月来外侨工作概况:解放时,由於匪伪将一切外侨材料毁灭,同时又有一些外侨乘机他去,对外侨情况极不了解。所以首先确定做一般性的了解,通过外侨的户口登记,求得大体上了解后。便确定对外侨除保证其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正当营业得受保获[护]外,必须遵守政府法令。颁布《外侨人事登记暂行办法》,规定外侨在济须领取居留证,并在行政管理上加以一定的限制,如迁移增减户口,职业更换……等,均须及时呈报登记,并且还进行了一次复查。经过这一过程,一般说对外侨人数、职业,初步求得全面了解,甚至在伪匪时代日、韩籍冒充华人之侨民,以及未曾领过居留证之德侨,均於此次登记中领取了居留证。这大大增加管理上的便利。但在管理初期中因派出所及分局对外侨管理没有经验,不够严密。如青岛曾派一中国人送信至美侨赖思源处,至走后才经我们发现。他如外侨小型集会,在传教中进行扇动性反动宣传等,亦不能及时了解。这都由於对外侨存在着不敢轻易接近,在管理上不够严密的结果。但同时又说明单纯的靠一般行政公开管理是极难发现问题的。正因如此,第二步我们正进行外侨雇佣华人登记,以便有计划有组织的对这些人进行教育,从中发现个别的可以利用的分子。计在这一工作告一段落后,可使外侨工作打下基础,进一步逐个审查研究,重点布置,以达保卫工作的目的。
附表(一)解放后外侨户口人数统计表(删)
附表(二)外侨职业统计表(删)
七、社团工作与复杂场所管理问题:
1.社团工作:
(一)宗教团体和封建会门的-般情况:
(1)基督教教徒约5万,大多数掌握在美、德、英侨民手里,山东省天主教总堂亦在济,原主教已走,现在负责人为×××(中国人),在军阀时期曾任旅团长,解放后始由掖县至此,其经费解放前来自上海,总堂现靠地租房租及教徒捐献。内中系统较复杂,教会名称不一,有中华基督教会、基督教息日会、圣公会、安日会等数十名称,并设有青年会。教友除每日早晚祈祷外,每星期集会四五次,均自由参加,传教人员除定期在教堂传教外,并轮流至教友家访间与谈教。
(2)济南之佛教会,自民国17年成立,由军阀、政客、劣绅沙月波、靳云鹏、韩纯一等人物掌握,日寇占领时为最盛时期。胜利后较冷落,现寺庙有33处,僧尼150人,最大为第一丛林寺,内有30余人,收容各方僧侣,人员复杂。俗家佛堂7处,俗家佛堂主持人,大多为过去之失意政客,如光明佛社负责人××,曾任过国民党县长、公安局长、团长,加入过国民党。诚善社×××,为清帮负责人。常至彼等处俗家念佛者为数不少,最近曾集合超度亡魂祈祷和平一次(1948.12),一般经费均来自募捐,并附设有施诊所数处。
(3)理教济南总会,为静道堂,着重戒烟敬佛修道,会员不详。
(4)在济南封建迷信团体,为数甚多未解放前匪特曾组织万善联合总会统治-切、其负责人×××系中统山东高干之一。属於该会之团体有89种。现存在的有济南道院、济南哲院,山东正心慈善会、万国道德会、慈悲总会、明德宣讲所、明善宣教所、济南道教会、普善社女子莲社等公开单位。秘密的则有一贯道、安清帮、一客道、老君道、老爷道、一柱香、金星道、宝经坛、九宫道、太阳道、圣贤道等,其中以安清帮、一贯道势力为最大,其他则信徒寥寥无儿。
(二)安清帮等过去之政治关系与现在活动企图:
安清帮在济南分为几个系统,如×××在商界,×××在旧政府及警察局中,×××、×××、×××着重苦力中间。总之,该帮在济潜势力不小,未解放前该帮公开组织名称为:“正义互助社”,社长×××,匪特警察局×××、×××等,均参加在内掌握。在日本占领时代,更是一变相情报机关,故该帮较复杂。一贯道会员多数妇孺,在敌人[日伪]时代极盛,至胜利后因一贯道曾为敌特掌握,而表面命令解散,但实际还暗中活动。在济南之负责人岳之谦与王耀武、吴化文等上层人物关系均较密切,在济共有10个坛,信徒2万左右。解放后岳之谦去吴化文处,各坛也大都停顿,现在存有礼化坛、率真坛2处,也改为针灸学习班,但仍经常聚会,并利用扶乱[乩]藉机造遥生事,如两月前说济南二次大劫将至,尤以铁道北严重,颇使部分群众恐慌。
这些团体在解放后因不知我方态度,曾企图利用各种机会争取合法地位,如十区一同志因想了解万国慈善道德会写信去,该会竞将此信贴於门口。以及民政局为要初步了解进行登记,他们登记后,便又扬言“已在政府登记了”,又加柏俊生在外扬言要集合徒弟,请李局长讲话等,造谣惑众,以提高自己身分,企图仍能控制与愚弄群众。
(三)我们对封建会门迷信团体的方针:
解放后各种团体均不了解我方态度,除天主教、耶稣教外,许多表面陷於停顿或潜入地下活动,而我们至今对整个社团工作,还限於零碎搜集材料,有些活动,如佛教会祈祷和平,一贯道造谣等,均不能及时了解,这主要是由於主观力量不强所致。根据我们的初步研究,对济市封建会门迷信团体,应持以下之原则方针;
(1)从封建会门迷信团体的历史发展看,其势力的膨胀,都是依靠勾接[结]官员,为政治上的奥援;一日失去官府依附,或遭受某一官员的反对打击,其势力亦必趋於消沉。在我民主政府统治下,此类团体,欲如在蒋匪时代之发展,极为困难。因此,目前我们应在政治上勿给以可以借机欺骗的任何机会,表面不予理会,取得时间,着重侦察了解,以便抓住适当的机会,予以打击削弱。
(2)凡在事实上为广大人民现时政治水准所公认为合法的;如天主、耶稣及佛、理等教会,可采取公开的调查登记,加以管理,对其各种活动,适当的予以限制。
(3)在一般社会上即已认为非法或只能半公开活动之封建会门、迷信团体,如安清帮、一贯道等,应布置侧面的调查工作与秘密的侦察工作,切不可由政府机关或较高级同志出面公开接洽,以致便利其欺骗群众,收聚徒众,争取合法,乘机扩大其势力。
2.复杂场所的管理:
(一)复杂场所的一般情况:
(1)在解放前半年,匪方为加强控制各种复杂场所,曾由伪绥区举办民众训练班,将复杂场所演员、茶役、妓女、学徒进行普训,受[授]予一般反共教育及谍报训练,并编制民众情报组。
(2)解放时,匪伪人员隐匿至复杂场所颇不少,有一些现已自新,但还有一些现还隐匿其中,由於来往人员复杂,故尚未能澄清。同时正由於在敌伪时代他们为了营业需要,或为了找后台与匪方来往,故一般复杂场所之经理与匪方谍报人员,均较熟悉,甚至参加谍报组织,现已查出数名。
(3)解放后由於社会安定,交通恢复,电影院、戏院、饭馆、旅馆、货栈均有增加,公开的妓院则由於管制严密,逐渐陷入萧条,但暗娼则因蒋匪军及流亡地主等之家属流落在济,无法生活,略有增加。
(二)对复杂场所之行政管理:
(1)初步的调查工作:解放后复杂场所逐渐恢复,我们即进行初步了解,颁布关於各种场所之暂行管理规则,并颁发许可证。戏院、电影院,着重秩序的管理,除军警买半票外,一律买票,客满严禁入内,由於我党政军纪律严格,故皆认秩序良好。并在颁发许可证时,对各戏院之消防及卫生设备勒令增设,对旅馆则严禁挟妓住宿及严格循环簿,与老板对客人负责;澡塘、饭馆等业则着重清洁卫生各种规则之拟订,均先有〔由〕各行业职员茶役自行讨论,提出草案后再经审核颁布,进行了数次教育,但各复杂场所经理均系老江湖,饱经社会之熏染,故玩忽法令现象亦屡有发生,如华北旅馆,曾发现挟妓住宿,海岱、新济南、中西等旅馆,并设有夹墙暗室,专备宿娼烟赌之用。
(2)公开的消极的管制:对妓女我们的原则是不允许合法存在的。但这是一个社会问题,目前彻底禁止是不可能的,因为一面宣布我们以上的原则,一面要他们自行转业,未转业前则公布禁令十二项,令其遵守,并设来客登记簿,嫖客须一律填写,着重消极管制,而使其营业冷淡,自谋出路。由於经常实行检查,甚至每夜四次以及碰见嫖客即时进行教育,与只许妓女减少不许增加,故各妓院与妓女,均思早日停业,但有不少妓女自小即卖给书寓为始,现无家可归,以及老幼残废无法生活者亦不少,故彻底解决,必须从积极基本的着手才能见效。
(3)积极教育,打下点线基础。在初步调查和消极管制后,对复杂场所之茶役、职员分批轮流进行小型集体教育,着重关於各种规则办法讲解以及一般的宣传教育,从教育中提高其政治认识,发现可以利用的分子,打下点线基础,以便进一步审查了解复杂场所。
(4)附统计表格:
1.济南复杂场所统计表
2.封建会门团体概况表(删)
3.宗教团体概况表(删)
1949年(1月)
(来源于《济南的接管与社会改造》p194-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