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警史
查看: 251|回复: 0

徐鼎康:吉林巡警道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051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619
发表于 2017-12-27 16: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鼎康(1876-1938) 

    字锡丞,今嘉定镇人。系清咸丰年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徐致祥(季如)子。同治年间,一甲一名进士、礼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徐郙(颂阁)侄孙。历任北洋巡警学堂总办和吉林劝业道、吉林交涉使、吉林巡警道、吉林度支使。民国元年(1912),任吉林民政使。翌年,改任吉林省内务司司长。民国3年,任安徽省安庆道尹。民国14年,任江苏省金陵道尹。民国15年,任江苏省省长。民国26年,全面抗战开始,转辗避居苏北泰州小纪镇。


   20世纪初,中国正进入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为了顺应历史潮流,清政府加快了立宪的步伐,作为配套工程,社会需要大批的新式警力维持治安,办新式的巡警学堂是当时的重要举措,徐鼎康担任北洋巡警学堂总督办时,正值警校初创时期,学校规模狭小,“生徒人数过少,学期过短,仅一年速成科”(徐鼎康《家庭杂记》),不能培育合格的警察人才。徐鼎康走马上任后,立刻上书袁世凯,要求择地重建警校,得到了袁世凯的支持。警校的规模被扩大,还编制了新式的教材,延聘出洋留学的新式教师,延长学制为3年,扩大招生名额至二百几十名。北洋巡警学堂办出了名气,各省纷纷派员来校学习,或延聘警校毕业生为警政指导师。于是,北洋巡警学员遍于南北各地。北洋巡警学堂成为当时的名校,徐鼎康的名声也开始响亮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警察历史资料库

GMT+8, 2025-5-16 04:52 , Processed in 0.04611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