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警史
查看: 266|回复: 0

接管上海市区政权机构回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05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677
发表于 2022-3-24 13: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接管上海市区政权机构回顾
章永年

  一
  一九四九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我党提出的和平协定后,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四月二十一日的进军令,渡过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分路追歼向南溃逃之敌。我随后梯部队渡江后,进驻现沪宁线上的丹阳城。当时这里不仅是指挥解放苏南、进击上海的我军司令部所在地,也是组织接管国民党上海市统治机构的大本营。
  渡江后解放战争的形势发展很快,皖南、苏南、浙江广大地区先后解放,上海之敌很快被我大军包围。进驻丹阳的我党政军领导机关,很重视对上海的接管,做了许多细致、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丹阳城集中的一支庞大的接管上海的队伍,按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不同部门进行了整编。由于接管队伍的成员,对接管城市特别是象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经验,因而,在北方先解放城市的接管经验和党的有关文件、报告的指导下,开展了学习。
  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了解到上海这个我国最大的城市,曾是帝国主义长期对我国进行剥削压迫和国内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的十里洋场,也是我国工商业最集中的城市,不仅有规模巨大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企业,还有为数众多的中小资产阶级民族工商业;特别重要的上海是我国工人阶级最集中,并具有革命斗争光荣历史的地方,这里有我经过多年锻炼的地下党组织,以及它广泛组织的反蒋统一战线(包括和我们长期合作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各进步阶层),这是我们接管上海的良好基础。由于对上海基本情况有了正确的了解,使我们认识到接
  管上海这样一个社会结构极其复杂的大城市,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纪律,确保党的城市接管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一九四九年四月十一日,朱总司令在关于南下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已就土地改革、城市工商业、统一战线、争取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和社会政策,以及群众纪律、经济纪律、指挥纪律作了阐述,还就如何保证政策、纪律的执行,从加强对干部战士的政策和纪律教育,各级干部起模范作用,严格管理检查,认真追究责任,赏罚严明等几个方面作了原则规定。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五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对约法八章作了明确规定。
  为了有效地贯彻接管城市的政策,领导上规定了接管的任务和纪律 ,还编发了更具体通俗的《入城守则和纪律》手册,要求指战员人人熟记,个个做到。相互监督。另又颁发了《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革命军人手册 。由于上海是国际性城市,还特别颁发了《外交纪律》,对接触、处理外侨事务或外国外交人员问题,以及有关设置管理机构、应遵守的事项和做法等,作了严格的规定。
  在政策和纪律学习中,还就接管过程中可能出现和碰到的各种问题作了讨论,甚至城市粪便管理的问题也提出来,认识到如果处理不当,也会给我党我军造成政治上的不良影响。
  二
  在围歼上海守敌的战斗结束后,上海立即公布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事管制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淞沪警备司令部、上海市公安局等革命权力机构。对上海市国民党各种机构的接管,由军管会任命的军事、政务、财政经济、文化教育等接管委员会负责。
  接管国民党区政权的队伍,属于政务接管委员会(周林和曹漫之同志分别担任正副主任)领导。当时国民党上海市三十个区公所,其中市区二十个,郊区十个,因此进一步分为市区和郊区两个接管工作队。为了做好二十个市区的接管工作,成立了一个接管大队,黄元庆任大队长,张文通、盛志明分别担任正副政委,按原市区的行政建制编为二十个组,分别负责对各区公所进行接管。每个组由军管会任命的接管专员和二三名助手组成。二十个市区区公所的接管专员是:许凤翔(北站区)、魏则鸣、顾叔平(榆林区)、顾留馨(黄浦区)、石裕田(闸北区)、盛志明(新成区)、张文通(常熟区)、马健(邑庙区)、张勉(静安区)、苏峰(杨树浦区)、刘次恭(提篮桥区)、李果(虹口区)、毕澄华(徐家汇区)、黄元庆(卢家湾区)、杨洪才(嵩山区)、姜杰(老闸区)、赵虞(普陀区)、曹明梁(蓬莱区)、石涛(长宁区)、郭廷万(北四川路区)、多普照(江宁区)。
  区公所是国民党上海市的区政权机构,它从以下几个方面巩固反动派的统治:(一)通过户口管理实施保甲制度,监视我地下党和人民群众的进步活动。为反动统治摊派粮饷和提供兵员;(二)进行反共、反人民宣传,组织和训练反人民武装;(三)控制国民党欺骗人民的所谓“民主选举”,为排斥进步力量,巩固反动政权效力;(四)为防止民众因经济生活困难起来反抗,对居民口粮等物资实施配给和进行控制。区长、副区长表面上由市民选举产生,实际由国民党内定,通过舞弊贿选扶植起来的代理人。区公所机关设民政、户政、经济、文化、警卫等股,分管选举、户口、摊派、配给、教育、征兵等工作,日常行政事务实际上掌握在一名由民政局委派的总干事手里。区公所下按地段分为保甲(二十个市区有九百二十五个保,二万二千五百六十个甲),保甲长一般由地段内有一定影响的人或地头蛇担任。每保有办公处所,设保干事一人,经常坐镇办理保务(发放配给凭证、办理户口移动登记以及有关选举等事项),二或三个保还配有一个户籍事务员,协助保干事登记、查对户口。此外,每个保还有一个国民自卫队,由上海民众自卫武力训练委员会即自卫总队领导,强迫人民接受训练,由保长兼任
  队长,另设保队副一人,负责征募、训练壮丁等工作。这些保甲工作人员,均属区公所编制内人员。
  对各区公所的接管,是在我党两条战线里应外合、密切配合的情况下,采取原封不动、自上而下接管的做法开展的。采取这个做法是由于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已经分崩离析,在我大军压境下,反动派束手无策,加之我党地下组织向国民党的机关以至企事业,发动了政治攻势,先后散发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的惩治战犯命令和约法八章,对敌人进行了分化瓦解,并做了大量争取工作,为解放后顺利接管,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具体做法上是先把国民党民政局接管下来,然后令其按我军约法八章的要求,对各区公所下达保护好一切财物、档案,人员留在原岗位上听候人民解放军派人接管的指令。因此,我们接管工作组到达时,各级人员都集中在区公所等候接管。
  三
  对国民党市区政权的接管工作,这里主要以常熟区为例作些回顾。这个区的接管工作组由张文通任接管专员。范征夫任秘书。章永年任向导的三人组成,另有两个警卫员。接管工作组到达常熟区公所后,首先在见面会上,由原任区长率所属人员向接管专员报到,继由接管专员宣读上海市军管会对区公所接管的命令,并根据我军约法八章着重第五条的内容,阐明我党我军对旧人员的政策,指出他们是国民党统治人民的工具,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听候命令,并对他们静候人民解放军接管表示嘉许。最后,他们表示愿意服从军管会的命令做好工作,争取立功赎罪。这次见面会讲话,使原区公所人员了解我军对国民党统治机关的严肃态度和对他们采取的宽大政策,稳定了他们的情绪,消除了他们存在的惧怕心理。
  接管工作组进驻区公所后,立即封存印信和文件、档案,接着召开全体人员大会,由接管专员按照我党对待国民党反动保甲制度和保甲人员的指示精神,讲清保甲组织是国民党统治人民、压迫人民的工具,应受人民的检查;少数有重大罪恶、人人痛恨的保甲人员应受惩处;对一般保甲长,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宽大为怀,给予自新机会。可以立功赎罪。并责令保甲人员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检举潜藏在保甲内的散兵游勇、特务分子;(二)呈报散落在保甲内的武器弹药及其他军用品,其中包括私人领誓或未领证的武器;(三)报告和保管好保甲内的公共房产及机关、学校、工厂等一切公共财产;(四)暂仍沿用解放前建立的户口册管理户口,发现可疑分子立即报告区接管工作组负责人。并告诫他们,如有知情不报,窝藏包庇坏人,或栽赃诬告,陷害好人,以及招摇撞骗,作威作福等行为,一经查实,决不宽贷。
  进一步的工作是接管。我们当时接管的对象不仅有国民党区公所机关的人员、物资、档案,而且还有较大范围的保甲 、(国民党区党部、区人民代表机构和文教机构等,接管工作组织有几个人,无论如何不能应付,必须解决依靠力量的问题。由于国民党区公所有我党地下党员 ,还有参与我党外围组织的一批进步分子,因此很快就解决了依靠力量问题。伯是这些力量还有限,而面临的任务繁多,如清查散兵游勇和潜伏特务,收缴枪枝弹药和其他军用品,拆除国民党军队构筑的工事,处理遗弃物资,稳定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等。这就使我们进一步理解到上级关于暂时利用原有保甲。稳定地有准备地废除保甲的方针十分正确。当然这只是在军管会、人民政府的控制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下予以暂时利用,决不是承认他们在人民政权体系中还有合法地位。
  接管区公所基本上是在未受破坏的情况下,放手使用依靠力量。进行事先摸底。使我们对接管对象有了一个基本了解的基础上,采取先安定人心。后接管档案、资财的办法开展的。具体做法是召开接管大会。由国民党区长报告移交准备就绪情况,请求验收,经接管专员认可,讲明接管政策,先按人员清册逐一点名接受,然后由接管工作组指定一些可靠人员参加,分别对各股档案、财产(包括黄金、美钞、银元、粮食、家具等)按清册查点接收。以上接收清册均由原正副区长及各股主任具名,然后由接管人员签收盖章。接收后的档案、财产,由于我们人手少、情况不熟悉,仍交原来的各股主任负责保管,我们加以监督,以便抽出时间和精力,处理重大问题。至于各保办事处的户口档案(一般没有财产)和区公所未及烧毁的复本完整存档,只令各保干事负责保管,未办接收手续。
  六月六日军管会发布解散反动党团等组织的命令,我们对国民党区分部勒令解散,责成其留守人员至公安局报到登记(其文件档案早已销毁,没有财产),并令原区民代表会停止活动。此外,采取大会集体接收的方式,代文教部门接管了四所国民小学和十三所国民教育班,责令取消反动教材和反动训导制度,并继续办学。常熟区还接管了蒋介石侍从室主任俞济时的住所靖江路三十九号一幢房子,作为区接管工作组临时宿舍。在俞济时房内,缴获两大箱重要机密档案,报经市军管会取走。
  四
  接管之初,由于职责分工不清,各方面都进行收缴武器弹药,清查散兵游勇和潜伏特务等工作,一度出现一些矛盾和互不协调的现象。经市军管会决定,成立了由三方面组成的区接管委员会(常熟区接管委员会由张文通同志任主任委员,接管警察分局的王墨庭同志和驻区警备部队负责人为委员)。
  在区接管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收缴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品,清查散兵游勇和潜伏特务,清除敌军构筑的工事。
  为了不发生混乱,关于收缴武器、清查散兵游勇和潜伏特务,接管区公所的工作组主要提供情况,具体由公安部门负责。这一工作我们曾责令原保甲人员作为立功赎罪的任务去完成,一般效果不大,只提供了一些持有短枪的住户情况,发现了一个潜伏的少将特务,交公安部门处理。但通过他们使我们对区内社会情况的阴暗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青红帮有十五个聚集场所,其成员有六七百人;有一批青年组织的二十一股党;有以强盗、扒窃、抢夺、强索为业的四十多人,还有从事贩毒、赌博的一些场所等。此外,还摸清了在区内的外侨及其国别机构、慈善机关、医院、学校、宗教团体以及工厂、商店等分布情况,使我们在贯彻执行城市接管的各项政策和纪律上,心中有底。
  解放前国民党军队构筑的一些防御工事,不仅妨碍交通,而目成了隐藏坏人的处所,必须立即拆除。由于当时市政管理无专门负责这一工作的部门,因此,只有通过原保甲人员,并取得居民群众的支持去解决。由于我军纪律严明。对人民秋毫无犯。居民群众一般都能积极参与拆除和清扫工作,因而很快完成了任务。
  (二)处理原区公所工作人员。
  对接受下来的原区公所,人员必须进行处理安排。当时我们根据上级指示的精神,大体上按下列原则处理:1、对既非企业,又与市政工作无关的机构,接收以后即行摧毁,其职员遣散。2、与市政有直接关系的均予保留。俟弄清情况再行改造。人员一般不动。3、与市政建设是否有关一时弄不清的,俟熟悉其情况后,再决定处理,人员暂时不动。按上述原则,我们首先解散了属于国民党上海市自卫司令部的区自卫大队部、区公所警卫股和保自卫队,其人员全部解散。原区公所其他人员和保甲工作人员,暂时留用,为了促使他们得到改造,组织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政治学习。原正、副区长暂留咨询,令其听候调遣,后大多数以各种理由请求辞职,均予照准。其他留用人员申请辞职的,也予照准。对要求进步,申请报名去军政大学学习的,经审查无大问题者也都照准。
  后来许多辞职和遣散人员,由于生活发生困难,到区接管委员会要求回区工作。这种情况在其他各区也有。根据上级指示,可先予登记,其中原属工友编制的,一般按不辞退的要求收回。由于要求回来的人数较多(全市各区共四百二十一人),市军管会和人民政府很重视,又作了一次较宽的处理,对生活无着。有-技之长和有改造前途的。把他们组织起来办训练班(二十个区共二百二十人)。几个区合编一个大组,如常熟、长宁、静安、卢湾、徐汇五个区合一个大组,由常熟区接管专员负责领导。对这些人,除了组织他们学习革命知识和我党政策外,还采取个别谈话、侧面了解、家庭访问等方式加以了解,然后作适当安排。对于目前生活尚可维持或尚有工作出路的,则动员他们等待就业或转业(二十个区共一百三十九人),对老弱病残无亲朋可依的。采取社会救济的办法解决(二十个区共二十一人)。
  (三)分块建立区的办事处。
  对国民党保甲机构虽然没有立即予以解散,但在接管工作组进驻区公所宣布保甲制度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工具后,实际已被废除,暂时利用保甲人员在我们控制下做一些辅助性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基层政权工作,用什么形式去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是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当时居民群众对我党、我军的认识不断加深,他们有事不愿去找原保甲:人员,大都直接来找区接管会,使区接管会的日常事务愈来愈多。应接不暇。同时。通过社会调查。慰问军列属,救济难民,召开军民联欢会,以及帮助居民解决问题等活动,接管会和居民之间已经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另外,通过接管等工作,群众中的积极分子日益增多,上级组织又增派了一些地下党员来区工作,区接管会有了较多的依靠力量。因此,经上级领导认可,在区接管会之下,建立了四个办事处,并分别委派了以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为核心的工作组,负责各办事处的组织领导工作。这种办事处实际上就是区人民政权的基层组织,区接管会通过它们去开展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抢救台灾和遣散难民。
  接管只一个多月,在七月二十四日,上海遭到一次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台风袭击,仅常熟和卢湾两区就吹倒了棚屋一千一百五十七户,平房楼房十七幢,灾民达四千三百八十四人。上海市人民政府对此极度重视,,第二天就召开了紧急会议,发出抢救台灾和救济难民的号召。常熟区为此成立了以范征夫同志(当时张文通同志已参加南下服务团调往四川。由范征夫同志代理接管专员)为主任的救济委员会,设立总务、财务、卫生、组教等组,由公安分局、中心站、学联、教联、卫生所、警备部队等分工负责有关损失调查、收容和救济灾民以及救死扶伤等工作,费用全在区接管会的专款内开支,充分体现了我党、我军关心群众疾苦的精神,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解放前,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各地难民流落上海,为数很多,其中大多是劳动人民。解放后,在恢复生产生活供应,抵御台风灾害,反对美蒋封锁轰炸等方面,给城市带来很大困难。党和人民政府对他们十分关注,召开了社会公益团体座谈会,得到各界代表的支持,决定采取疏散方针。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七日成立了上海市疏散难民回乡生产委员会,由政务接管委员会负责组织和领导。在此以前各区接管会已把疏散难民作为中心工作。具体通过区各办事处进行调查、宣传和组织等工作。经过市、区调集大批工作人员深入宣传动员,大多数难民消除了疑虑,接受党和政府疏散回乡生产的方针。截止当年八月上旬,全市有四十万难民分别乘车船回乡,其中得到政府资助的近十万人。
  疏散难民回乡生产这一方针的贯彻曾经发生曲折。由于这年秋雨连绵,加上七月二十五日强台风袭击苏、浙、皖等省,圩堤决口,农村普遍发生水灾,因此遣散去这些地区的难民,倒流回到上海的达十万人,疏散工作不得不暂时停止,转到安置上去。安置是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搞清受灾和未受灾地区,除动员、资助一部分未受灾地区难民回乡(平均每天约二百人)外,对一时不能回乡或无家可归的作了安置,等农村情况好转再遣送。
  (五)收容改造游民。
  疏散难民回乡生产在步骤上有了改变后,市政工作的重点转向收容和改造游民,主要是乞丐与扒手(指长期以乞食、偷盗为生的人)。在方针上是把他们送垦区生产安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一方针经上海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讨论通过后,十二月十五日由民政、公安两局会衔发出通知,各区具体配合,区办事处协助做好了解工作,由公安部门收容。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二日到年底共收容了六千三百十六人。为了使这些人能安心接受改造,在做法上是组织他们学习,给他们上大课,讲解革命知识和我党政策,从对比、讨论中提高他们的觉悟,使遭送他们去垦区的工作减少阻力,顺利进行。
  由于收容工作起了改变社会面貌和改善社会治安的作用,各阶层人民希望人民政府能彻底做好这一工作。但根据调查,当时上海的乞丐、扒手有三万人左右,要把他们全部收容、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人,既缺乏干部和经验,又缺乏足够的经费,只能准备用二三年时间逐步解决。
  (六)建立群众自治组织。
  人民政权的基础是群众自治,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刚建立人民政权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出发,把他们组织起来,是区办事处的一项重要工作。组织和发动群众,老区来的同志或地下工作同志,都有一定经验,因此,在各区都分别不同情况,建立起各种各样自谋福利的群众组织,如自来水管理、消防、冬防、防空救护、照顾烈军属、清洁卫生、生活福利等委员会,每个委员会下有若干个群众小组。少的几个,多的数百个。这是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好形式,也是区人民政权联系群众的纽带。这些组织的建立和活动得到区办事处的支
  持与领导,从根本上废除了国民党的反动保甲制度。为后来居民委员会和区人民政府的建立创造了前提条件。
  进入上海后的接管工作,从五月到十二月短短几个月时间内,能取得以上这些成就,是靠党的政策和群众路线的威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严格的纪律。在工作中发生的缺点或错误,也往往是由于对以上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认识不足,执行不力。总的来说,没有发生重大的政策失误,基本上达到了党对接管城市的要求,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来源于《接管上海亲历记》p115-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警察历史资料库

GMT+8, 2025-8-14 12:14 , Processed in 0.0422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